首页> 中文学位 >绅士与俱乐部,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
【6h】

绅士与俱乐部,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动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 总体行文逻辑

2 第一章 《匹克威克外传》与俱乐部的基本会话范式

2.1 可疑的嵌入叙事

2.2.1 俱乐部文献的真实感

2.2.2 俱乐部传说的虚构感

2.2 流浪汉小说的遗风

2.2.1 漂移不定的俱乐部主义与其中之人

2.2.2 固不可彻的俱乐部主义和在外之人

3 第二章 如何与亚瑟·潘登尼斯与菲尼斯·费因成为朋友——维多利亚小说中俱乐部绅士的日常规范

3.1 成为一名俱乐部的绅士有多重要

3.2 俱乐部与社交共识

3.2.1 精英类俱乐部里绅士的一天

3.2.2 作为非特权阶层俱乐部成员的一夜

3.3 俱乐部与无法调和的问题

3.3.1 俱乐部与英国政治的同盟

3.3.2 俱乐部与家庭理想的对立

4 第三章 精神分裂的绅士——作为生存和抗争手段的俱乐部精神

4.1 作为生存手段的俱乐部主义

4.1.1 身份:一个浪漫的假象

4.1.2 性别:自我实现与男性关系

4.2 欲望和自由:唯美主义与俱乐部主义

4.2.1 俱乐部主义与精神分裂

4.2.2 《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俱乐部主义与欧斯卡·王尔德的论断

5 结论:俱乐部的逻辑与精神分裂的遗风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对绅士俱乐部近乎狂热的迷恋,是维多利亚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由于其自身严厉的隐私规则和苛刻的会员制度,绅士俱乐部以一种半开放半封闭的社交机构的身份,存在于维多利亚社会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俱乐部,并非单纯的地理性建筑或者机构,而是在维多利亚时代男性社交领域中,举足轻重的社交元素。它代表着建立在某种共识之下的社交样式和生存套路,同时,也被视作十九世纪英式文化的标志性象征之一。
  这种绅士俱乐部的社交风潮,成为维多利亚社会的一种风尚,一种被男性广泛认可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世界观,我们可以称之为“俱乐部主义”——它承担了维多利亚社会文化普遍的精神分裂症。
  文化上的精神分裂代表欲望的解放。在维多利亚时代,情况是相似的,普遍存在的压抑和刻板保守的文化气氛中,一切严肃认真,规整有序,早已形成普遍的、无从宣泄的焦虑,最终通过精神分裂的方式,在文化的总体性上进行颠覆。绅士俱乐部正是那个时代中,文化精神分裂症的最大载体。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使用新历史主义的方法,通过对文学文本的细读,尝试探究绅士俱乐部在维多利亚时代总体的精神分裂症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作家通过自己的相关作品,分别从整体感觉、衣着要求、举止规范、内部活动、身份与性别关系等等多种角度,对该文化现象进行了描述、阐释以及深入的探讨。
  这个研究论题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维多利亚文化——它非如我们普遍认知的那样,是规训划一的,维多利亚文化患有普遍的精神分裂症,它一面为带着现代、后现代思潮所不齿的保守和僵化,一面拥有比后世更猛烈的激进和放肆。作为这种分裂的载体,维多利亚时代的俱乐部文化可被视为,在现代性咆哮而来之时,一种他们自己认可的、“类似”浪漫主义式的逃避与反抗;俱乐部文化以精神分裂症的方式,在功利主义横行的十九世纪,保存了浪漫主义一息尚存的梦想,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是孕育了唯美主义的温床——但另一方面,这种带有对抗意义的分裂的文化特质,也因为俱乐部文化的泛滥,最终演变成为“虚伪”,饱受诟病:文化是无比强大的,个体之于它羸弱如蚊蝇,即便“分裂”成为总体性的抗争,也远不能将沮丧的现实完全付之一炬。更何况,文化的精神分裂症所释放的是欲望,而人们却只欢呼于它所代表的“抗争”和对非理性的庇佑,对欲望的恣意妄为视若罔闻。于是,俱乐部文化的“抗争”,必然最终流于“纵容”的庸俗,“分裂”终结于“虚伪”的癔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