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东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差异研究
【6h】

我国东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东西部地区制造业现状及其集聚现状分析

2.1 东西部地区制造业现状分析

2.1.1 我国制造业行业的总体发展现状

2.1.2 东部地区制造业的现状

2.1.3 西部地区制造业的现状

2.1.4 东西部地区制造业现状的差异分析

2.2 东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现状

2.2.1 东部地区制造业的集聚现状

2.2.2 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现状

2.2.3 东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差异分析

3 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3.1 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

3.2 关联性定量分析

3.2.1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3.2.2 东部地区关联性分析

3.2.3 西部地区的关联性分析

3.2.4 结论

4 影响东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因素及其强度分析

4.1 影响因素分析

4.1.2 行业的劳动密集度

4.1.3 人力资本

4.1.4 基础设施

4.1.5 市场需求

4.2 强度分析

4.2.1 选择方法

4.2.2 变量因子选取与数据说明

4.2.3 影响制造业产业集聚因素的关联分析

4.2.4 小结

4.3 东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发展趋势

4.3.2 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发展趋势

4.3.3 小结

5 提高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政策建议

5.1 政府层面

5.1.1 加强与周边邻国的贸易往来

5.1.2 改善外商企业的投资环境

5.1.3 优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5.1.4 改善西部地区的金融环境

5.1.5 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

5.1.6 避免西部地区制造业产生“虹吸效应”

5.2 企业层面

5.2.1 增强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

5.2.2 促进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升级

5.2.3 不断引进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展开▼

摘要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因此,2000年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在不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异,但促进效果不明显。
  本文选取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在产业聚集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制造业的集聚的现状,计算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的集聚指数,对比分析了东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的集聚差距。其次,利用Eviews对制造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制造业产业集聚度越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大,从而得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在于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度低。再次,对影响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度,计算这些因素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程度,得出影响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大小的因素分别为市场需求、行业劳动密集度、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最后,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