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优良受体筛选及遗传机理研究
【6h】

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优良受体筛选及遗传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文献综述与立题思想

1.1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的意义

1.1.1作物转基因工程育种

1.1.2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

1.2玉米幼胚培养胚性组织的意义及发展概情况

1.2.1植物培养的意义

1.2.2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培养的意义

1.2.3影响玉米幼胚培养的主要因素

1.2.4玉米幼胚培养胚型性愈伤组织研究的重要性

1.2.5组织培养遗传研究方法及进展

1.3立题思想

2.实验方法与材料

2.1玉米幼胚组织培养方法

2.1.1接种方法

2.1.2继代方法

2.1.3再分化方法

2.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2.1诱导培养基

2.2.2继代培养基

2.2.3再分化培养基

2.2.4培养条件

2.3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优良受体自交系的筛选

2.3.1供试材料

2.3.2田间试验设计

2.3.3统计分析方法

2.4优良胚培养能力性状遗传机理的常规分析

2.4.1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

2.4.2 世代遗传交配设计

2.5玉米幼胚培养能力性状的QTL基因定位分析

2.5.1供试材料

2.5.2田间试验设计

2.5.3 F2单株DNA的提取、纯化、检测及SSR分析

2.5.4基因型记录

2.5.5图谱构建和QTL分析方法

2.6性状调查与数据整理

2.6.1性状调查

2.6.2数据整理与转换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培养能力的比较

3.1.1不同基因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比较

3.1.2不同基因型胚性愈伤组织绿苗再分化能力的比较

3.2亲本对杂交组合幼胚培养能力的影响

3.2.1亲本对杂交组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3.2.2杂交育种优良自交系48-2幼胚培养能力的改良效果

3.3近亲系幼胚培养能力的比较

3.4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遗传分析

3.4.1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均数的差异分析

3.4.2配合力效应分析

3.5遗传模型和基因作用方式分析

3.5.1 Hayman双列杂交遗传分析

3.5.2 Griffing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

3.5.3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基因效应分析

3.6幼胚培养能力性状的QTL定位

3.6.1群体SSR多态引物的筛选和F2:3群体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幼苗再分化数资料的获得

3.6.2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QTL定位分析

3.6.3胚性愈伤组织绿苗再分化数的QTL定位分析

3.7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再分化数间的关系

3.7.1自交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再分化数间的相关分析

3.7.2双列杂交组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再分化数间的相关分析

3.7.3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再分化数性状2性状间QTL位点间的关系

4.讨仑

4.1玉米幼胚培养能力的遗传控制

4.1.1玉米幼胚培养能力基因型间的差异

4.1.2玉米幼胚培养能力的遗传

4.2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再分化数间的关系

4.2.1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再分化数间的关系

4.2.2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QTL与绿苗发生数的QTL的相关关系

4.3玉米优良幼胚培养能力的转移与培育

4.3.1亲本自身表现与杂交后代的表现

4.3.2配合力分析结果对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组配的作用

4.3.3遗传模型和效应在后代和亲本选择中的作用

4.3.4幼胚培养能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4.4高玉米幼胚培养能力种质资源的拓展

4.4.1筛选高玉米幼胚培养能力的种质资源

4.4.2常规杂交转移高幼胚培养能力性状

4.4.3基因工程方法促进优良幼胚培养能力性状的转移

4.5优良姊妹系18-599是西南进行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的优良受体和种质资源

4.6今后应进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试验的完善

4.6.1 单个QTL位点贡献率的假阳性和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密集

4.6.2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再分化数试验资料的转换和新分析方法的应用

5.结论

6.参考文献

7.发表的相关论文、获得的科技奖励和获准的科研项目

8.致谢

9.附图

附图1胚性愈伤组织愈伤发生及出苗图

附图2 多态性引物在F2:3群体中基因型检测图谱

附图3 利用F2:3群体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所检测到的QTL所在染色体上的LOD曲线图

附图4 利用F2:3群体对胚性愈伤组织绿苗发生数所检测到的QTL所在染色体上的LOD曲线图

附图5对愈伤组织绿苗发生数极端值所测到的QTL所在染色体上的LOD曲线图

附图6对愈伤组织绿苗发生数去掉极端值后所检测到的QTL所在染色体上的LOD曲线图

附图7 极端试验资料QTL定位结果与去掉极端试验数值后QTL定位结果间的比较

附图8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愈伤组织绿苗再生数间QTL定位结果间的比较

展开▼

摘要

该研究从筛选玉米转基因工程所需要的优良受体入手,采用单因素遗传交配设计、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世代基因效应等传统数量性状分析方法,以及现代分子标记定位主效QTL分析方法,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性愈伤组织绿苗发生数等2个性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