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宜宾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宜宾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相关概念界定

1.2.1 县域经济的内涵

1.2.2 县域经济发展差异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 章 文献回顾

2.1 国外研究动态

2.2 国内研究动态

2.2.1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及原因的研究

2.2.2 关于县域经济差异及原因的研究

2.2.3 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第3 章 理论基础:区域(县域)经济差异

3.1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3.1.1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3.1.2 缪尔达尔的累积循环因果理论

3.1.3 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3.1.4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3.2 区域(县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

3.2.1 测度指标

3.2.2 绝对差异法

3.2.3 相对差异法

3.2.4 主成分分析法

3.2.5 综合指数测算法

第4 章宜宾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1 宜宾市区域概况

4.2 宜宾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第5 章 宜宾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

5.1 宜宾市县域经济差距状况:绝对差异

5.2 宜宾市县域经济差距状况:相对差异

5.3 宜宾市县域经济的综合差异程度:主成份分析

5.4.主要结论

第6 章 宜宾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6.1 宜宾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6.1.1 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6.1.2 产业结构因素

6.1.3 物力资本投入因素

6.1.4 劳动力投入因素

6.1.5 市场化程度因素

6.2 宜宾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2.1 模型描述

6.2.2 变量定义

6.2.3 模型估计结果

第7 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展开▼

摘要

县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带有行政区划性质的经济。在我国目前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因此,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国民经济长期持续高效发展,使我国早日建成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及原因,在国内对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是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因为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各个地区各方面相差比较大,所以对特定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针对宜宾市,以宜宾市统计年鉴为依据,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差异测算理论等为指导,前人研究的经验为借鉴,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手段,以实现对宜宾市各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差异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⑴对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通过归纳总结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差异测算方法等理论基础,为下面的实证分析做铺垫。 ⑵结合目前宜宾市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通过两个单一指标产出指标和生计指标,它们分别是:各区县的人均GDP、各区县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人均消费水平来衡量),对宜宾市县域经济在11年间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进行测算;选取13个反映2007年宜宾市10个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在2007年横截面上的综合差异。 ⑶在吸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宜宾市当地的实际情况,理论假设5个因素(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结构、物力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市场化程度)综合影响宜宾市县域经济差异,用混合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⑷结论及对策建议:①从整个时间序列来看,可以发现,1997-2007年宜宾市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是呈现出扩大的趋势。②从时间点2007年的现状上来看,可以发现,在2007年翠屏区经济发展的最好,其次是珙县,最差的是屏山县,翠屏区经济发展程度是珙县的9.15倍,更是远远超过屏山县的经济发展程度。③从分析研究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来看,可以发现,影响宜宾市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化程度因素,其次是劳动力参与率因素,最后是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率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④要高度重视宜宾市县域经济差异问题,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市场化水平,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劳动力参与率;加快宜宾市县域产业结构的转化与升级,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