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晶体和包被处理的苏氨酸对幼建鲤生产性能、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6h】

晶体和包被处理的苏氨酸对幼建鲤生产性能、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1 选题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不同形式氨基酸对水生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形式氨基酸影响水生动物生产性能的原因

2.3 不同形式氨基酸对水生动物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2.4 不同形式氨基酸对水生动物免疫能力的影响

2.5 不同形式氨基酸对水生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

2.6 存在的问题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材料与方法

5 试验结果

6 讨论

6.1 水生动物合成氨基酸的添加效果

6.2 包被苏氨酸提高幼建鲤生产性能的效果优于晶体苏氨酸

6.3 包被苏氨酸提高幼建鲤消化吸收能力的效果优于晶体苏氨酸

6.3.1 包被苏氨酸改善幼建鲤消化器官生长发育的效果更好

6.3.2 包被苏氨酸提高幼建鲤消化能力的效果更好

6.3.3 包被苏氨酸提高幼建鲤吸收能力的效果更好

6.4 包被苏氨酸提高幼建鲤免疫功能的效果优于晶体苏氨酸

6.4.1 不同形式苏氨酸对幼建鲤疾病抵抗能力的影响

6.4.2 不同形式苏氨酸对幼建鲤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6.4.3 不同形式苏氨酸对幼建鲤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主要比较晶体和包被处理的苏氨酸对幼建鲤生长性能,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的效果。试验选择体重为13.61±0.02克幼建鲤300尾,平均分成2组,每组150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添加未经包被处理的合成苏氨酸和包被处理的苏氨酸的纯合饲粮,含苏氨酸水平均3.91(4.07),3.91(4.07)%CP。8周生长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选取30尾鱼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试验期为17天。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包被处理的苏氨酸能比其晶体形式极显著提高幼建鲤的增重率(PWG)和特异性生长率(SGR)(P<0.01),对摄食量、蛋白质沉积率(PPV)和脂肪沉积率(LPV)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提高作用;能极显著提高幼建鲤鲤肝胰脏重、肠重、肠长(IL)及相应器官指数(P<0.01),对肝胰脏蛋白含量(HPC)和肠道蛋白含量(IPC)有显著提高作用(P<0.05);其肠道和肝胰脏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肠道脂肪酶,肠道碱性磷酸酶(AKP),肠肌酸激酶(CK),肠Na+,K+-ATP酶(Na+,K+-ATP)和肠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力,攻毒后免疫器官重量,血液红、白细胞数量,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力,补体C4含量,溶菌酶活力也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晶体苏氨酸组。包被处理的苏氨酸组血氨浓度显著(P<0.05)低于添加晶体苏氨酸组。体外消化试验发现:未经包被处理的晶体苏氨酸和包被苏氨酸分别在第15min、第120min释放完全。 试验表明,包被处理的苏氨酸提高幼建鲤生长性能,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效果优于其晶体形式。这可能是由于包被处理降低了它的溶出率造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