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宝兴县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与对策研究
【6h】

四川宝兴县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前言

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2.1 选题依据

2.2 研究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生计概念及其内涵

3.2 国外替代生计理论研究

3.2.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对可持续性生计的研究

3.2.2 英国海外发展部(DFID)的可持续性生计研究

3.2.3 CARE的农户生计安全框架

3.2.4 脆弱性分析

3.3 国内替代生计的理论研究

3.4 替代生计研究方法

3.4.1 农村快速评估(RRA)

3.4.2 参与性乡村评估(PRA)

3.5 国内替代生计实践

3.5.1 草海自然保护区扶贫计划

3.5.2 大熊猫保护区替代生计项目

3.5.3 湿地保护区替代生计项目

3.5.4 云南山地生计发展项目

3.5.5 云南省滇西北农牧生计改良项目

3.6 替代生计的发展展望

4 研究区概况

4.1 自然地理及资源概况

4.2 社会经济状况

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5.1 主要研究内容

5.2 研究方法

5.2.1 资料收集与整理

5.2.2 调查方法

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6 结果与分析

6.1 社区及农户现状分析

6.1.1 社区及农户基本情况

6.1.2 社区农户家庭收入构成

6.1.3 农户家庭支出状况

6.1.4 农户家庭生活条件

6.2 传统生计与综合生念系统管理的冲突与根源分析

6.2.1 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

6.2.2 产生冲突的根源

6.3 替代生计模式分类与适用性评价

6.3.1 种植替代

6.3.2 养殖替代

6.3.3 能源替代

6.3.4 开发替代

6.3.5 经营替代

6.3.6 生态农业

6.4 替代生计发展途径

6.4.1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种植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6.4.2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养殖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6.4.3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能源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6.4.4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开发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6.4.5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经营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6.4.6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生态农业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6.5 替代生计发展的综合管理对策

6.5.1 建立替代生计实施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社区实施队伍

6.5.2 建设典型替代生计模式示范基地

6.5.3 开展替代生计实用技术培训

6.5.4 建立资金筹措体系

6.5.5 构建“公司+协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6.5.6 优化农业信息平台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示范区社区及农户现状

7.1.2 示范区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与根源

7.1.3 示范区替代生计的模式分类与适用性

7.1.4 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

7.1.5 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综合管理对策

7.2 问题讨论

7.3 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但如何解决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则是其中最为敏感且最为难点的问题。如何帮助当地农民改变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和提高社区农户的生计水平,使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维持当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生态学和社会学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替代生计的实施,通过改变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模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通过改变农户粗放的养殖模式和物质资本的分配,向集约化产业发展;通过利用更环保更节约的方式对薪柴的使用进行替代,改变农村能源利用结构和设施,减少对灌林植被的砍伐和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合理的生态布局,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发展,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现代生态农业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本研究以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相结合为基本原则,采用社区快速评估、关键人物访谈、生态保护宣传,点面结合与重点突出等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方法,在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9个社区中选取300户典型农户,采用座谈会、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等方法对各社区农户生存状况、传统生计与替代生计模式进行了全面调查,从示范区社区及农户基本情况、社区农户家庭收入构成现状和支出状况以及农户家庭生活条件等方面对农户的生存现状、生计冲突及其根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体现在耕地资源的扩大需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以放养为主的养殖方式与自然植被保护、林产品的无序采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经营、以薪柴为主的能源消耗与可持续能源消费等五个方面,冲突的根本原因产生于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 根据所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药粮经间套、中药材、有机茶、有机魔芋、花椒等为典型的种植替代模式,生态猪、蜜蜂、山地乌骨鸡、牦牛、长毛兔等养殖替代模式,沼气、小水电、节柴灶、薪炭林等能源替代模式,野生菌、野生药材的采集及驯化、森林蔬菜的采集及加工、生态旅游、石材精深加工等开发替代模式,特产供销、社区超市、务工及劳务输出等经营替代模式,以及观光休闲型、“猪-沼-林”型、庭院立体型生态农业等典型模式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并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符合宝兴实际的可持续替代生计模式。再以生态学、社会学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以人为本与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为原则,以2008年-2010年为期限,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对示范区各种替代生计模式进行空间和时间的总体布局。 经研究得出示范区九个社区替代生计发展的规模及其产生的效益如下:(1)种植替代:发展经济作物800.4万㎡,草本药材3201.6万㎡,有机茶1800.9万㎡,水果1420.71万㎡,花椒320.16万㎡,核桃500.25万㎡,板栗466.9万㎡,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34140万元。(2)养殖替代:雅鱼110万尾,蜜蜂34500桶,山地乌骨鸡120000只,山羊81000只,牦牛42000头,肉兔25000只,长毛兔278000只,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15790.5万元。(3)能源替代:建沼气池8300口,节柴灶4600口,营造薪炭林613.33公顷,预期共节约能源17680t标准煤。(4)开发替代:采集森林蔬菜55吨,加工森林蔬菜50吨,生态旅游接待28万人次,生产重质碳酸钙40万吨,石材雕刻12万m3,大理石板材加工135万m3,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52372.4万元。(5)经营替代:特产供销店100家,社区超市86家,劳务输出12300人次,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6368.8万元。(6)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型1100户,“猪-沼-林”型8500户,庭院立体型10300户,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6230万元。预期2010年,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除能源替代)总体经济效益114901.7万元,能源替代节约能源折合17680t标准煤。同时,替代生计的发展将促进示范区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 最后,为促进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模式及经营对策的有效实施,保障示范区生计的成功更替,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特提出替代生计发展的综合管理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