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灰渣制造的复混肥对土壤易变有机碳的影响研究
【6h】

基于灰渣制造的复混肥对土壤易变有机碳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内容综述

1.2.2 研究方法综述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样品采集及主要分析方法

2.4.1 样品的采集

2.4.2 分析项目及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复混肥施用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3.1 玉米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3.2 小麦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3.3 小结

4 复混肥施用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4.1 玉米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4.2 小麦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4.3 小结

5 复混肥施用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5.1 玉米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5.2 小麦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5.3 小结

6 复混肥施用下有机碳指标相关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已成为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田间设置空白(CK)、纯化肥(NPK),以及基于高、中和低量灰渣的无机复混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各3个处理,研究玉米-小麦轮作条件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动态变化特征。其主要结论如下:
  (1)灰渣复混肥能提高玉米-小麦轮作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玉米抽雄期和小麦孕穗期时达到最大。其中0~20 cm土层灰渣无机复混肥处理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提高3.25~5.00%,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提高5.63~6.92%。经过一年轮作后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表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灰渣无机复混肥,而二者又显著高于对照和纯化肥处理(P<0.05)。20~40 cm和40~60 cm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低于表层,提高量也略低于表层,变化趋势与表层相同。
  (2)灰渣复混肥能提高玉米-小麦轮作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在玉米和小麦拔节期时达到最大。其中0~20 cm土层灰渣无机复混肥处理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提高-5.42~3.01%,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提高7.81~19.47%,而NPK处理降低了10.95%,CK降低了18.86%。经过一年轮作后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表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灰渣无机复混肥,而二者又显著高于对照和纯化肥处理(P<0.05)。20~40 cm和40~60 cm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低于表层,而提高量略高于表层,变化趋势与表层相同。
  (3)灰渣复混肥能提高玉米-小麦轮作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溶解性有机碳变化趋势相同,在玉米和小麦拔节期时达到最大。其中0~20 cm土层灰渣无机复混肥处理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降低了17.03~23.20%,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提高-3.00~4.28%,而NPK处理降低了26.71%,CK降低了41.34%。经过一年轮作后灰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表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灰渣无机复混肥,而二者又显著高于对照和纯化肥处理(P<0.05)。20~40 cm和40~60 cm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低于表层,而提高量略高于表层,变化趋势与表层相同。
  (4)随着土层的加深和时间的推移土壤有机碳指标间的相关性越强;易氧化有机碳是三种易变性有机碳指标中对复混肥施用最为敏感的易变性有机碳指标,与总有机碳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77;溶解性有机碳与水溶性有机碳极显著相关,最大相关系数为0.97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