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相岭山地阔叶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
【6h】

小相岭山地阔叶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林分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1.1.1 混交度在空间结构应用的研究进展

1.1.2 大小比在空间结构应用的研究进展

1.1.3 空间分布格局在空间结构应用的研究进展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测量指标

2.2.2 林分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群落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3.1.1 群落的树种组成

3.1.2 不同林层林分空间格局分布

3.1.3 群落内主要树种的空间格局分布

3.1.4 不同样地内主要树种之间的空间关联性

3.2 GWR模型拟合样地内树高和胸径的关系

3.2.1 不同样地内树高和胸径统计

3.2.2 不同样地GWR模型的拟合

4.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山地阔叶林是经过长期演替形成的相当稳定的森林群落,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对整个区域范围内水源涵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山地阔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种群之间的空间关联性,以及演替过程中空间格局的变化已成为目前对川西南山地阔叶林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小相岭山地天然阔叶林不同林分(常绿落叶阔叶林、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在于分析两种阔叶林的树种组成,分布特点和空间结构特征,发现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种群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提出进一步改善其林分空间结构的方法与措施,为小相岭山系山地阔叶林资源开展科学合理的保护以及如何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本文以雅安市石棉县公益海自然保护区的山地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Ripley'sK函数研究了样地群落内种群内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两两之间的空间分布关联性,并选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拟合林木总树高和胸径、地理空间位置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的结果如下:
  (1)原始林样地和次生林样地的种群中处于较低林层(<10m)的树木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分布,而较高林层(≧10m)在多数空间尺度内呈现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符合物种的聚集程度随着林层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规律;
  (2)袍栎在绝大多数的空间尺度范围内均表现为均匀分布;中华石楠、荚蒾在给定的空间尺度范围内均表现出聚集分布或者显著聚集分布;天师栗多存在于次生林样地中,在小尺度下呈均匀分布,周围环境因子对其诱导作用较小,随尺度的增加,趋向于随机分布。麻栎在两个样地内,大多表现为均匀分布,在原始林的小尺度范围内,主要是呈聚集分布,在在中尺度范围内表现为均匀分布。从次生林样地到原始林样地,林地内的主要树种出现聚集分布越来越少的情况,趋向于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的空间格局;
  (3)在两个不同类型样地内,麻栎与其伴生树种中华石楠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在原始林样地中,麻栎与其伴生树种袍栎在15-30m的尺度内表现出明显的负关联关系,而与伴生树种桦木在整个研究尺度范围内的空间关联性基本表现不明显;
  (4)在不同的尺度范围下,袍栎、麻栎、中华石楠树种两两之间的空间关联性表现出从次生林样地到原始林样地,空间不相关的现象增多的情况;
  (5)利用GWR模型在原始林和次生林样地中的拟合结果均比较理想,结果表明树高和胸径、冠幅、地理空间位置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影响林分树高的3类因子中,以胸径因子的重要性最强,冠幅次之,地理空间位置最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