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苏祠园林意境及其在眉山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6h】

三苏祠园林意境及其在眉山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全文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景观建设现状

1.1.2 国家政策

1.1.3 城市文脉的缺失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相关概念解读

1.4.1 意境与园林意境

1.4.2 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

1.4.3 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

1.4.4 场所与场所精神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基本框架

2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

2.1 意境营造的主观要素

2.1.1 园林文化的主导作用

2.1.2 人的主观作用

2.1.3 人的感官作用

2.2 意境营造的客观因素

2.2.1 物态因素

2.2.2 寓意于物

2.2.3 地理环境

2.3 园林意境的营造要素与手法

2.3.1 叠山理水之意境

2.3.2 植物中的意境

2.3.3 空间蕴含的意境

2.3.4 空间形制中的意境

2.3.5 园路中的意境

3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运用探讨

3.1 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运用概况

3.2 古典园林意境运用于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探讨

3.2.1 古典园林意境营造手法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借鉴

3.2.2 景观场所精神的塑造

3.2.3 符号化的引入

3.2.4 科学技术的进步

3.3 园林意境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运用的局限因素

3.3.1 人们思维的转变

3.3.2 尺度的变化

3.3.3 材料的变化

3.3.4 场所功能的变化

3.4 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运用的价值

3.4.1 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3.4.2 美的教育

3.4.3 促进现代城市景观特色文化的建设

3.4.4 可持续发展的启发

4 三苏祠园林意境在眉山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4.1 眉山市基本概况

4.1.1 眉山市历史沿革

4.1.2 眉山自然环境概况

4.1.3 眉山区位环境概况

4.2 眉山城市景观符号

4.2.1 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

4.2.2 城市名片

4.2.3 城市景观符号

4.3 眉山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4.4 三苏祠园林意境的研究

4.4.1 三苏祠基本概况

4.4.2 三苏祠园林意境的营造分析

4.5 三苏祠园林意境在眉山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运用

4.5.1 叠石与理水

4.5.2 植物

4.5.3 空间处理

4.5.4 建筑

4.5.5 诗词楹联和景观小品

4.5.6 园路

4.5.7 标志性景观

4.5.8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景观建设是一个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手段,是城市品格的载体,景观建设应彰显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人们的审美思想更注重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我国风景园林师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来演绎城市环境,在其中汲取营养和灵感,通过古典园林意境研究探索现代城市环境建设的方法和延续城市文化。
  首先本文讨论了古典园林意境同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联系及其运用于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价值,得出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意境营造是现代城市建设必要的参考范本的结论。为了更好地了解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意境营造,本文还研究了古典园林意境的各组成要素,说明意境是园林的灵魂,是古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表达;表明意境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情画意空间;也站在人的主观立场将蕴藏于其中的审美象征思想进行了简单分析。但公众的审美力还很欠缺,因此提高公众的审美思想,对其进行审美教育,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为了更好说明古典园林意境与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联系,本文研究了古典园林意境是怎样运用于现代城市景观,融入其中的;阐述了城市景观不仅带来了诗意般生活环境,还将能表达古典园林意境美的造园要素作为审美教育的载体,结合景观图像符号、标志符号、象征符号的功能向公众传递传统文化讯息,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思想。
  最后通过对三苏祠园林意境的营造及其在眉山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分析,结合城市景观实例,说明古典园林意境的运用会给现代城市景观建设增添无限魅力,现代城市景观建设对古典园林意境继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成功的景观建设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刻画了城市个性,发扬了城市精神,传递了城市文化,陶冶了公众情操,提高了审美情操,继而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社会及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