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6h】

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部分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该院铜绿假单胞菌产氨基糖苷类钝化酶(aminoglycoside-modifying enzyme,AME)、产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1actamase,MBLs)和/或存在外膜蛋白OprD<,2>缺失菌株的检出率、耐药性及基因型,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遗传学机制.方法对2003年4月~2004年2月该院临床分离的160株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推荐的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筛选出不同耐药菌株.用针对AME、MBLs、OprD<,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以确定AME、MBLs基因型及是否存在外膜蛋白OprD<,2>的缺失.对扩增的AME、MBLs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通过网上相似性检索确定其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产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的检出率较高,同一株菌产2种或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的比率高,钝化酶类型以AAC(3)-Ⅱ、AAC(6′)-Ⅱ为主,基因型以aac(3)-Ⅱ和aac(6′)-Ⅱ为主.产AME菌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用于产AME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外膜蛋白OprD<,2>的缺失是该院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