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磁脉冲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与机理分析
【6h】

电磁脉冲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与机理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电磁脉冲对S180肉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1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4本章小结

第二章利用电磁脉冲提高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毒性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本章小结

第三章利用电磁脉冲结合抗肿瘤药物治疗KM小鼠肉瘤的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展望

5本章小结

本文结论

本文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电化疗法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1.电磁脉冲的非热生物学效应

2离体肿瘤细胞电穿孔研究

3强电场手弱电场电穿孔的机理

4电穿孔对细胞膜离子转运的影响

5肿瘤组织细胞电穿孔研究

6电磁脉冲在肿瘤内的分布

7药物传递的机制

8电化学治疗的机理

9影响电化学治疗肿瘤效果的因素

10电磁脉冲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11电化疗研究现状

12ECT治疗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13展望及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外科、化疗、放疗、免疫法及它们的联合使用。研究电化学疗法治疗肿瘤,对于减轻肿瘤病人的痛苦,提高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通过用不同的电磁脉冲强度、脉冲次数、电容(脉冲宽度)处理S180肉瘤细胞,研究了电磁脉冲处理后细胞的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  在体外,将培养到对数生长期的S180肉瘤细胞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电疗组、化疗组和电化疗组。然后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SOD活性和MDA浓度。  在体内,用昆明小鼠复制S180肉瘤模型,将荷有肉瘤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疗组、化疗组和电化疗组。此外,还用无肿瘤健康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然后,检测各组肿瘤抑瘤率、治愈率、小鼠血浆中的SOD、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肝功、肾功、肝指数、脾指数,血液电导率和介电常数。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肿瘤微血管的密度(MVD)。运用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观察比较各组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 在实验的基础上经分析,电磁脉冲提高抗肿瘤药物疗效的机理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细胞膜电穿孔,使药物能进入细胞,提高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提高疗效;2)、抑制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部位血流和微血管生长,减少或者切断肿瘤的营养供给;3)、电化学治疗的过程中,提高了宿主的免疫能力,免疫系统对治疗肿瘤起了一定的作用;4)、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使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保持动态平衡;5)、电磁脉冲不仅本身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能够提高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与抗肿瘤药物具有协同作用;6)、电化疗法治疗肿瘤的效果不仅与电磁脉冲的参数有关,还与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