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KZnF:Fe体系局域晶体结构的理论研究
【6h】

KZnF:Fe体系局域晶体结构的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第二章配位场理论和完全能量矩阵的建立

§2.1配体场理论

§2.2 d5组态空间基函数的构造

§2.2.1 d5电子组态体系的零级波函数

§2.2.2基函数|α,L,ML,S,MS〉的构造

§2.2.3基函数|α,L,S,J,MJ〉的构造

§2.2.4基函数|α,L,S,J,Γ〉的构造

§2.3矩阵元的计算和完全能量矩阵的建立

§2.3.1矩阵元的计算定理

§2.3.2静电排斥矩阵元的计算

§2.3.3旋轨耦合矩阵元的计算

§2.3.4配体场矩阵元的计算

§2.4完全能量矩阵的建立

第三章电子顺磁共振(EPR)理论

§3.1电子顺磁共振现象和基态零场分裂

§3.2自旋哈密顿

§3.3自旋哈密顿和基态零场分裂

§3.4自旋哈密顿和基态零场分裂

第四章KZnF3:Fe3+体系局域晶格结构的研究

§4.1 KZnF3:Fe3+体系局域结构研究的进展

§4.2 KZnF3:Fe3+体系三角畸变的局域晶格结构的理论分析

§4.2.1理论计算方法

§4.2.2双层配位模型

§4.2.3 VK空位模型

§4.2.4移动模型

§4.3结论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KZnF3晶体掺杂过渡金属Fe3+离子的EPR研究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然而KZnF3:Fe3+体系的EPR基态零场分裂至今还未得到满意的解释,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合理地反映KZnF3:Fe3+体系局域晶格结构真实的畸变情形的物理模型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d5组态离子在三角晶场中完全能量矩阵的建立及EPR理论;然后,对KZnF3:Fe3+体系引入了双层配位模型,即同时考虑Fe3+离子最近邻的6个F离子和次近邻的8个K+离子。在此基础上分别就两种不同的晶格结构畸变的理论模型,即Vk空位模型和移动模型,通过对角化体系的完全能量矩阵,计算了KZnF3:Fe3+体系的基态零场分裂。通过对比,发现仅移动模型能使ERP的所有参量同时得到满意的解释。由此得出结论:KZnF3:Fe3+体系的局域晶体结构中,Fe3+离子和C3轴方向的一个K+离子的产生了相对位移,同时引起F-离子沿C3轴移动,从而导致了局域晶格的三角场结构畸变。这一结论与电荷补偿效应的观点相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