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紫色土与黄壤土样品Cs分析中的粒度效应研究
【6h】

紫色土与黄壤土样品Cs分析中的粒度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2.土壤137Cs比活度、有机质、粒度分析理论与方法

3.紫色土137Cs比活度与粒度和有机质的相关性研究

4.黄壤土137Cs比活度与粒度和有机质的相关性研究

5.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探测效率的粒度效应

6.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土壤侵蚀问题和环境放射性污染及其迁移问题是最典型的两个环境问题。 放射性沉降物<'137>Cs已经被作为核示踪剂广泛的应用于研究陆地、河流、湖泊、海洋环境的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在用<'137>Cs核示踪技术研究土壤侵蚀中,土壤颗粒对<'137>Cs吸附的粒度效应对建立准确的<'137>Cs损失量与土壤侵蚀(沉积)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土壤侵蚀研究的可靠性。<'137>Cs作为示踪剂,土壤颗粒是其有效载体。土壤侵蚀的过程也是核污染扩散和迁移的过程。所以,研究环境样品<'137>Cs的粒度效应,不仅对土壤侵蚀问题有其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对核污染的迁移规律研究及其控制也是重要依据。在进行<'137>Cs比活度分析时,探测效率是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所以,研究探测效率的粒度效应,在核测量方面也有不可忽视重要性。 本工作以野外采集的两种自然土壤(紫色土和黄壤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37>Cs比活度与粒度和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并采用国际通用的蒙特卡罗程序MCNP 4B模拟计算探测效率的方法研究探测效率的粒度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环境土壤样品中<'137>Cs的吸附确实存在粒度效应,在团聚体含量比较高的情况下,<'137>Cs 主要吸附于团聚体表面,而基本没有渗透到团聚体内部的单个矿物颗粒或碎屑上,在以单颗粒形态为主的土壤中,<'137>Cs主要吸附于单颗粒的表面。 2.<'137>Cs比活度随团聚体(或颗粒)粒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不同土壤中,<'137>Cs吸附的粒度效应不一致。在紫色土和黄壤土中心<'137>Cs比活度与粒径的关系呈Hill函数关系(即Q=αD<'n>/(K<'n>+D<'n>)),但是其系数(a、k、n)并不相同。 3.用HPGe y谱仪测定土壤样品中的<'137>Cs比活度时,探测效率存在粒度效应,且在源分布厚度(10<'-6>mm)不变的情况下,探测效率随颗粒直径的减小而减小,粒径范围在2mm~0.002mm范围内,相对极差为1.2%。而探测效率与<'137>cs的分布厚度聋无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