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激光熔覆硅化物三元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6h】

激光熔覆硅化物三元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激光熔覆基础理论

1.2 激光熔覆材料

1.3 激光熔覆镍基硅化物合金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设备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与设备

第三章 Ni-W-Si涂层在304不锈钢表面熔覆的组织与性能

3.1 Ni-W-Si涂层的成分及工艺参数

3.2 Ni-W-Si涂层的宏观形貌

3.3 Ni-W-Si涂层典型组织

3.4 夹心结构组织分析

3.5 显微硬度分析

3.6 摩擦学性能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i-W-Si涂层在45号钢表面熔覆的组织与性能

4.1 Ni-W-Si涂层的成分及工艺参数

4.1 Ni-W-Si涂层的宏观形貌

4.2 Ni-W-Si熔覆层相组成与微观组织

4.3 显微硬度分析

4.4 摩擦学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i-Nb-Si体系组织及性能研究

5.1 Ni-Nb-Si涂层的成分及工艺参数

5.2 Ni-Nb-Si涂层的宏观形貌

5.3 Ni-Nb-Si涂层微观组织及相组成

5.4 显微硬度分析

5.5摩擦学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 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激光熔覆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化工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激光熔覆是一种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能够在基体表面制备与其呈冶金结合的具有耐磨、耐蚀、抗氧化等优异性能的熔覆层。
  过渡金属W的硅化物(如W5Si3和WSi2)具有熔点高、高温强度高和潜在的低温塑性变形能力。但作为金属间化合物,W的硅化物的室温脆性较高,作为摩擦磨损零部件的工业应用也受到极大的限制。目前有许多提高金属硅化物涂层强韧的方法,利用Ni基涂层较高的塑性、韧性与硅化物高强度相结合的方法成效显著。Nb的硅化物被看作是极具潜力的高温结构金属材料,其固有的高硬度和异常的硬度-温度关系使得它有突出的抗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的能力。
  本文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与45号钢表面制备了Ni-W-Si复合涂层,在T2紫铜表面制备了Ni-Nb-Si涂层。通过多次试验优化参数,最终获得成形质量较高,缺陷较少的单道熔覆层。再使用最优参数进行多道次的搭接,以制备更大面积的熔覆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仪、X射线衍射仪观察并且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成分分布及相组成。测试了不同涂层进行了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测试,对涂层的耐磨性进行了评估。
  显微组织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304不锈钢基体上,不同成分的Ni-W-Si激光熔覆涂层微观组织比较接近,均析出了大量的花瓣状或胞状的W5Si3、CrSi2及(Fe,Ni)复合相,且其含量随粉末中W、Si元素含量的升高而升高,对提高涂层的硬度及抗磨损能力有良好的增强作用。在45号钢基体上,涂层中主要由柱状晶(Fe-Ni固溶体)与晶间硅化物(W5Si3+WSi2)组成。W含量较高的粉末经激光熔覆后会残余大量未熔W颗粒,涂层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新相会以W颗粒为形核中心析出并逐渐将W颗粒完全包裹,最终呈现具有夹心结构的花瓣状或胞状组织。在T2紫铜上,不同成分的Ni-Nb-Si激光熔覆层微观组织比较接近,都由枝晶或柱状晶的Ni2Si、NbSi2及Nb5Si3复合相,及枝晶间的(Ni,Cu)固溶体构成。但随着Nb含量的增多,涂层中的枝晶更加细密,柱状晶逐渐减少。
  显微硬度测试及摩擦磨损测试结果表明,Ni-W-Si激光熔覆涂层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抗性,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高强韧的W5Si3及过饱和Ni基固溶体分布于涂层中,大大提
  高了涂层的显微硬度,最高达HV1040,约为不锈钢基体的4倍,并且使涂层的室温干滑动摩擦磨损抗性得到显著增强。在硬质合金相NbSi2、Nb5Si3,过饱和Ni基固溶体对涂层组织的增强作用下,Ni-Nb-Si涂层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相比基体45号钢有了显著提高,随着 Nb含量的增多,涂层的硬度得到明显提高,磨损失重也逐渐减小。涂层的摩擦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伴随微量粘着磨损,并且室温下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抗性得到显著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