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平台及其数据同步的研究
【6h】

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平台及其数据同步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1.2课题来源

1.3主要工作

1.4本文组织

第二章智能移动终端软件系统支撑平台

2.1概述

2.1.1移动终端的现状和发展

2.1.2关于嵌入式系统

2.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2.3智能移动终端软件支撑平台的设想

2.3.1关于硬件平台和子系统划分

2.3.2关于各子系统功能和交互问题

2.4嵌入式Linux系统

2.4.1嵌入式Linux概述

2.4.2嵌入式Linux内核设计

2.4.3 Root根文件系统设计

2.4.4 Boot Loader设计

2.5无线通讯子系统

2.5.1概述

2.5.2通讯协议介绍

2.5.3 GPRS终端所需的协议分析

第三章GUI平台

3.1智能移动终端对GUI的需求

3.2 GUI设计的相关技术

3.3各种嵌入式GUI平台综述

3.4 QTE及其内部机制

3.4.1概述

3.4.2 Signal与Slot

3.4.3 QTE的窗口部件对象关系

第四章智能移动终端软件系统框架

4.1总体设计方案

4.1.1软件系统总框架的提出

4.1.2对软件系统总框架的评价

4.2应用子系统支撑平台详述

4.2.1应用子系统支撑平台功能需求

4.2.2框架设计和模块说明

4.3其他关键模块详述

4.3.1关于通讯协议软件开发

4.3.2 MUX模块

4.3.3关于快速启动

第五章数据同步协议的分析

5.1数据同步协议概述

5.2 SyncML协议分析

5.2.1协议简介

5.2.2协议的基础部分

5.2.3协议框架

5.2.4 SyncML的应用性能分析

5.3 IntelliSync协议分析

5.4 HotSync PrOtOcOl

5.5 CPISync同步协议

5.6同步协议的应用选择

第六章数据同步在智能移动终端中的设计与实现

6.1概述

6.1.1开发调试环境和开发过程

6.1.2基于组件的开发设计方法

6.2设计目标

6.3数据同步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6.4同步协议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4.1同步控制模块

6.4.2数据同步处理模块

6.4.3其他模块

第七章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现在,随着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通讯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新一代通讯标准的出现,使得人们使用具备高级商务及应用的智能移动计算设备成为可能.且这些移动设备以令人惊奇的速度得到商业化推广,如世界上的各大通讯巨头和有实力的大公司纷纷推出能提供多种服务和商务功能的PDA,智能手机等.这些移动设备在存储容量,计算能力等性能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对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软件平台,以及它们和各应用子系统的整合与集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这个相关的领域中,Embedded Linux,Symbian,WinCE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商业或开放源码的底层支撑软件不断发展的同时,随着人们对智能移动终端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及在移动终端日益提高的数据储存,处理能力的驱动下,嵌入式平台上的应用协议,标准也在不断发展并得到应用.这也为运营商不断推出各种数据业务和应用服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和平台.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在一个基于Embedded Linux的智能移动终端项目中的研发工作基础上完成的.首先,对智能移动终端的软件平台框架作了详尽论述,提出了一个层次结构清晰,高度精炼和模块化,易开发的移动终端系统软件解决方案,并对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关键开发技术做了详述.尤其是对系统支撑平台一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以及GUI的开发作了深入分析.这种软件系统解决方案的提出,可以加速智能通讯终端的开发,并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很多高级功能,如商务应用,多媒体,图形界面等.本课题还在此解决方案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数据同步功能的设计和实现,作为智能通讯终端的一种典型应用,为其他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参考.业界应用较广的同步协议主要有SyncML,HotSync,IntelliSync等,在对这些协议作深入分析和比较后,就数据同步功能在这个软件平台中的设计和实现做了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