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
【6h】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论

1.1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标与价值

1.2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结构

1.3论文的主要创新

第二章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2.1创新及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1.1创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1.2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1.3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2产业创新体系理论

2.2.1提出产业创新体系理论的必要性

2.2.2国外对产业创新体系研究现状与文献

2.3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及其创新体系

2.3.1电子信息产业以创新为基本特点

2.3.2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概念

2.3.3电子产业创新体系形成的动因

第三章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结构分析

3.1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1.1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构成要素

3.1.2各构成要素间相互关系

3.2技术创新

3.2.1技术创新的内涵

3.2.2技术创新形成机理

3.2.3技术创新的地位与作用

3.3产业链创新

3.3.1产业链创新的内涵

3.3.2产业链创新形成机理

3.3.3产业链创新的地位与作用

3.4产业集群创新

3.4.1产业集群创新的内涵

3.4.2产业集群创新形成机理

3.4.3产业集聚创新的地位与作用

3.5应用创新

3.5.1应用创新的内涵

3.5.2应用创新形成机理

3.5.3应用创新的地位与作用

3.6政策创新

3.6.1政策创新的内涵

3.6.2政策创新形成机理

3.6.3政策创新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章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国际实践

4.1美国模式:发达市场机制的产业创新体系

4.1.1原始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

4.1.2抢占高端业务的产业链创新

4.1.3科学园区领衔的产业集群创新

4.1.4军民品相互支持的应用创新

4.1.5营造知识经济环境的政策创新

4.2北欧模式:信息社会促进产业创新

4.2.1政府与企业联手技术创新

4.2.2完善通信产业链

4.2.3以跨国公司带动产业集群创新

4.2.4信息社会促进应用创新

4.2.5以科技教育为核心进行政策创新

4.3日本模式:以政策创新促进技术创新

4.3.1政府引导企业从引进技术转向自主创新

4.3.2政策刺激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4.3.3城市规划促进产业集群

4.3.4应用创新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4.3.5政策创新多管齐下

4.4韩国模式:从引进消化吸收走向自主创新

4.4.1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

4.4.2以关键产业发展支撑产业链创新

4.4.3以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

4.4.4以信息化带动应用创新

4.4.5以法律和计划推进政策创新

4.5印度模式:局部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4.5.1在关键领域重点组织技术创新

4.5.2产业链沿软件前后延伸

4.5.3软件产业集群创新

4.5.4面向国际市场进行应用创新

4.5.5行业性政策创新

第五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探索

5.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实践探索

5.1.1技术集成创新形成局部优势

5.1.2产业链创新不断趋于完善

5.1.3产业集群创新形成若干产业基地

5.1.4应用创新扩大市场空间

5.1.5政策创新与时俱进

5.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机制探索

5.2.1追求利润的动力机制

5.2.2市场竞争的压力机制

5.2.3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5.2.4改革开放的促进机制

5.2.5外商投资的溢出机制

5.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特点

5.3.1技术创新以集成创新为主

5.3.2产业链创新带动产业细分

5.3.3产业集聚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促进

5.3.4应用创新面向用户、瞄准市场

5.3.5政策创新重点营造产业发展环境

第六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测度与分析

6.1测度指标体系

6.1.1指标体系

6.1.2权重分配

6.1.3计算方法

6.1.4指标得分判据说明

6.1.5综合实证分析判据

6.2测度实践

6.2.1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6.2.2产业链创新能力测度

6.2.3产业聚集创新能力测度

6.2.4应用创新能力测度

6.2.5政策创新能力测度

6.2.6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总评

6.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6.3.1指标得分率分析

6.3.2时间截面分析

6.3.3综合实证分析

第七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思考

7.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考

7.1.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到了“从大到强”关键时期

7.1.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战略方向

7.1.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大到强”

7.1.4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由之路

7.2构建以攻克核心技术为主要方向的技术创新能力

7.2.1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7.2.2注重发展适用型技术

7.3构建以完善配套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链创新能力

7.3.1突破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瓶颈

7.3.2大力发展新一代通信产业

7.3.3大力发展计算机与网络产品

7.3.4加快发展各类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7.3.5加强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开发生产

7.4构建以扩大国内外应用市场为主要方向的应用创新能力

7.4.1全方位开拓国内市场

7.4.2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7.4.3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

7.5构建以发挥区位优势为原则的产业集聚创新能力

7.5.1以信息化推动西部大开发

7.5.2突出各地的区位优势

7.5.3推动跨地区跨部门的合作

7.6构建以公共技术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政策创新能力

7.6.1公共技术服务的特点

7.6.2以公共技术服务为政策创新重点的必要性

7.6.3完善公共技术服务政策

第八章结束语

8.1本文主要观点与结论

8.2持续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简历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中从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产业,悄然成长为中国各工业部门中最大的支柱产业。如此高的产业发展速度,必定有其特殊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和不断创新的道路。在市场需求导向、产业政策支持下,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 产业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创新能力不仅仅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产业链发展、产业集聚、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等问题。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也不仅仅是技术的产业化,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提出系统解决方案。产业创新能力蕴含于产业创新体系之中,只有完善创新体系,才能培育出长期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创新、产业链创新、集聚创新、应用创新和政策创新等五个方面创新要素所构成。各创新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大体来说,技术创新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源动力特性,技术的突破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应用创新引导着技术创新的方向,为技术创新扩大市场。产业链创新促进产业分化,使技术创新的成果不断扩大,形成一个又一个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创新则与产业链创新相互补充,促进技术汇集与知识外溢,提高产业发展效率,巩固技术创新成果。政策创新则是其他各创新要素的体制保证和驱动力量,为各创新要素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可见,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中,各要素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系统整体。各要素在同一体系内相互作用,互相促进,从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 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以集成创新为主,产业链创新带动产业细分,产业集聚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促进,应用创新面向用户、瞄准市场,政策创新重点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定量测度表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在产业聚集、产业政策两方面创新能力较强,在产业链创新和应用创新相对不足,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则最为薄弱。 世界上信息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施行具有针对性的鼓励信息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更应该主动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以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以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我国已经位居世界信息产业大国之列。多年的积累的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使我国信息产业已经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后较长时期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信息产业从大到强的跨越是个战略转型,培育创新能力有一个过程。要完善创新体系入手,在社会、制度、法律、机制、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革新,营造创新氛围和环境。完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构建以攻克核心技术为主要方向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努力突破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更大范围地引进国际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同时,不断提升本地开发创新能力;攻克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技术,使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二,构建以完善配套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链创新能力。瞄准世界市场发展趋势,在继续加快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同时,大力提升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形成硬件制造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齐头并进的格局;从以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主向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等诸业并举的转变,从以单机制造为主向提供系统装备和系统服务并举的转变。 第三,构建以扩大国内外应用市场为主要方向的应用创新能力。全方位开拓国内市场,在巩固现有产品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新兴市场领域,努力开拓信息化建设市场,特别是传统产业改造市场,积极开拓西部市场、农村和中小城市市场;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做好营销工作,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我国IT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开拓南美、中欧、东欧、非洲等适合我国产品的国外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跨国经营与合作,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第四,构建以发挥区位优势为原则的产业集聚创新能力。强化比较优势,发展各具地区特色的信息产业,建立合理布局的产业格局。围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等地区,形成带状制造基地和若干重点产品制造基地;加大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开发力度,合理开发优势资源;鼓励各地方因地制宜发展信息产业,在部分地区形成若干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体。 第五,构建以公共技术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政策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要“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结合,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两种力量共同作用。政府要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引导发展公共技术服务机构,降低企业创新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门槛,促进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完善技术交易市场,营造企业利用外部知识的社会环境。集中政府研发创新资源,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重大公共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上,让广大企业能够公平、低成本、低风险地享用技术研发成果,并利用这些技术成果二次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