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JMF的远程视频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
【6h】

基于JMF的远程视频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论文的研究来源与背景

1.2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3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2.1国外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现状

2.2我国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现状

2.3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相关技术

2.4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软件开发技术和项目管理

3.1软件开发周期

3.2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3.2.1瀑布模型

3.2.2原型模型

3.2.3螺旋模型

3.2.4增量模型

3.2.5其他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3.2.6软件开发过程模型选择

3.3软件需求分析

3.4软件项目管理

第四章远程视频诊断系统核心技术研究

4.1相关网络协议-RTP与RTCP协议

4.1.1 RTP协议

4.1.2 RTCP协议

4.1.3 RTP与RTCP协同工作机制

4.2 JMF技术研究

4.2.1 JMF概述

4.2.2 JMF模型架构及机制

4.2.3 JMF类与接口

4.2.4 JMF处理器

4.3音视频压缩简介

4.4 MPEG—4压缩编码标准

4.4.1 MPEG—4标准概述

4.4.2 MPEG—4视频编码数据流结构

4.4.3 MPEG—4视频编码框架

4.4.4基于VOP编解码结构

4.5网络传输安全性研究

第五章地质勘探远程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UML语言和系统建模工具

5.1.1 UML概述

5.1.2系统建模工具

5.2选用开发语言

5.3地质勘探远程诊断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5.3.1系统需求分析

5.3.2系统分析与设计

5.4地质勘探远程诊断系统音视频功能设计与实现

5.4.1音视频捕获

5.4.2音视频传输

5.5地质勘探远程诊断系统辅助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5.5.1信息分析器

5.5.2图片共享

5.5.3文本、文件传输

5.6地质勘探远程诊断系统网络安全性设计与实现

5.6.1对称加密DES

5.6.2系统加密应用

5.7地质勘探远程诊断系统软、硬件开发环境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论文总结

6.2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的虚拟会议,在这个平台上,地域分散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传送各自的信息,进行实时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协同工作。这大大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消除地域限制,提升群体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及社会的综合效益。本文首先对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广泛调研与分析,进而系统地研究了软件开发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对JMF技术、RTP/RTCP协议、音视频压缩及网络传输安全的综合分析,最后结合地质勘探远程诊断系统实际的特点,在系统开发中应用相关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远程诊断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软件开发周期、过程模型进行系统的研究,介绍如何根据实际应用开发选定相应的模型;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充分发挥其在整个开发阶段的作用与意义;结合软件配置管理、软件人员管理等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2.深入研究JMF框架结构、网络传输协议RTP/RTCP和音视频压缩等相关理论知识,引入MPEG4标准压缩算法,并介绍如何通过加密来实现网络传输的安全。 3.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PowerDesigner等设计工具来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与方案设计,对系统进行体制结构设计、用户界面UI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另外,讨论如何结合软件开发工具制定相应的开发周期、项目版本管理等。 4.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和开发工作,通过建立信息分析器来分析传输信息的类型。基于JMF和网络传输协议RTP/KFCP实现音视频多媒体的发送与接收;通过Socket技术与服务器资源管理实现诊断图片的共享;采用组播方式,通过Socket技术实现系统文本交流和文件传输功能;运用对称密码的方法来实现系统的安全性管理;最后对系统网络结构和硬件设备进行详细的配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