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的临床应用
【6h】

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的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军医进修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军医进修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缩词列表

实验主要仪器和物品

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的临床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不同吸气上升时间对人-机协调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机械通气中影响人-机协调的几个因素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选择我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24例,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11例,非COPD组13例。COPD组:分别应用三种呼吸模式,CMV1(潮气量7~9ml/kg/min,呼吸频率16~18次/分)、ASV、CMV2(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与应用ASV模式时相同)。应用每种呼吸模式,均待患者呼吸平稳30分钟后,记录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吸气流速(InspFlow)、呼气流速(ExpFlow)、吸气阻力(Rinsp)、呼气阻力(Rexp)、吸气时间常数(RCinp)、呼气时间常数(RCexp)等,同时测心率、血压,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非COPD组:应用ASV模式后,再转换为PS-SIMV模式,使应用两种呼吸模式时每分通气量(MV)相同。待患者呼吸平稳30分钟后,记录上述各项指标。 结果:COPD组:11例患者应用ASV模式,与CMV1模式比较,潮气量明显升高,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吸气流速、吸气时间常数、呼气时间常数均升高(P<0.05),呼气流速下降(P<0.05)。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也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两种呼吸模式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pH、PaCO2、Pa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1例患者应用ASV模式,改用CMV2模式后,患者气道压及平均气道压有所升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有2例患者气道压升高明显,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pH、PaCO2、Pa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应用ASV模式时,患者舒适程度好。非COPD组:13例患者应用ASV模式,与PS-SIMV模式比较,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应用ASV时,患者舒适程度更好。 结论:COPD患者可选择“大潮气量、小呼吸频率”的通气策略。ASV模式要求设置参数少,操作简单,减少患者的呼吸用力,人-机协调性好,安全性好,在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吸气上升时间对人-机协调的影响。 方法:在已入选的24例患者中,选择自主呼吸相对稳定,可间断停机的9例患者。应用ASV模式,待患者呼吸平稳后,记录分钟通气量,转换到PSV模式,设置支持压力,使MV与应用ASV模式时相同。选择不同的吸气上升时间,即25ms,50ms,75ms,100ms,150ms,200ms,测量并记录相关指标即吸气触发压(P-T)、吸气延迟时间(D-I)、吸气触发时间(D-T)、触发压返回基线时间(D-B)的变化情况。 结果:吸气上升时间在25ms~50ms之间,患者的P-T、D-I、D-T、D-B均最小,主观感觉最舒适。 结论:测量P-T、D-I、D-T、D-B值,可协助临床医师设置最佳的吸气上升时间,改善人-机协调。

著录项

  • 作者

    邹琳;

  •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授予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军医进修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学科 老年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俞森洋;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肺气肿;专科护理学;
  • 关键词

    适应性支持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潮气量; 呼吸频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