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官员问责中的伦理困境及其化解研究
【6h】

我国官员问责中的伦理困境及其化解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现状

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总结与思考

1.3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对象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

2.1基本概念

2.1.1行政伦理

2.1.2官员问责

2.1.3伦理困境

2.2相关理论

2.2.1权责对等理论

2.2.2善治理论

2.2.3委托—代理理论

2.2.4交易成本理论

第三章 官员问责制中的伦理困境

3.1我国官员问责制沿革

3.1.1中央实施官员问责的概况

3.1.2地方实施官员问责的概况

3.2官员问责中的伦理困境情形

3.2.1“为与不为”

3.2.2“如何为”

3.2.3“如何为好”

3.3“伦理困惑”的具体原因

3.3.1角色冲突

3.3.2权力冲突

3.3.3利益冲突

3.3.4责任冲突

第四章国内外“官员问责制”的伦理建设建设及启示

4.1国外“官员问责制”的行政伦理建设建设

4.1.1明确问责的前提,确认官员的责任

4.1.2从制度和法律上建立健全问责体制

4.1.3建立专门机构监督和保证问责制的实行

4.1.4政务公开,发挥公众和传媒的监督作用

4.2国内“官员问责制”的建设

4.2.1传统社会时期

4.2.2计划经济时期

4.2.3改革开放到“非典”以前

4.3国内外“官员问责制”建设的经验

4.3.1注重以法律规范权力

4.3.2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

4.3.3注重对官员的行政伦理培训

第五章 我国官员问责中伦理困境的化解

5.1行政伦理的建构途径

5.2“为与不为”是起点

5.2.1官员个体层面:树立“尽职尽责”的行政态度

5.2.2组织层面:严格规定官员的行政责任

5.2.3政府层面:官员问责法制化,强化对官员行为的监督和制裁

5.3“如何为”是关键

5.3.1官员个体层面:树立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信念

5.3.2组织层面: 制定和执行职业伦理

5.3.3政府层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5.4“如何为好”是目标

5.4.1官员个体层面:道德学习,达到伦理自主

5.4.2组织层面:大力弘扬官员的道德责任

5.4.3政府层面:营造积极的伦理氛围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展开▼

摘要

作为一种“新政”,我国SARS后实施的“官员问责制”,促进了责任型政府的发展,也成为了一种对官员责任约束的有效形式。但官员问责制在我国毕竟是个新鲜的事物,在其运行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境,包括一些伦理困境。面对伦理困境,政府官员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反映了官员个人伦理素质的高低。本文尝试从行政伦理角度入手,分析官员面临的伦理困境及原因,并提出化解伦理困境的对策。 第一章绪论部分从选题依据入手,对目前官员问责中存在困境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指出其研究不足,得出本文论题的确立,在此基础之上,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加以介绍。 正文部分共四章。 第二章对本文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及相关理论做了介绍,为正文的论述作交代。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官员问责制”中官员面悔的伦理困境情形及形成原因。 第四章主要介绍国外官员问责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和对国内官员问责制伦理建设的总结,以求达到“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之目的。 第五章是完善官员问责制中的伦理建设部分。通过对前面伦理困境及其原因的分析、国内外官员问责制伦理建设的总结与参考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官员问责制伦理建设的对策。最后为论文的结束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