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射频数字化接收机实验研究
【6h】

射频数字化接收机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实用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项目目标及论文内容

第二章 射频数字化接收机基本理论

2.1 射频数字化接收机基本构成

2.2 数字化接收技术基本理论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射频数字化接收机的工程设计

3.1射频数字化接收机模拟通道设计

3.2 RF直接采样和数字I/Q形成电路的设计

3.3频率源设计要求

3.4 LVDS高速数据传输

3.5数模混合电路高速PCB布线和电磁兼容性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射频数字化接收机的实验测试

4.1射频数字接收机试验系统组成

4.2试验系统工作过程和测试过程

4.3试验结果

4.4 测试结论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雷达系统中,将数字化处理(A/D变换和D/A变换)尽量靠近天线即实现射频数字化是接收系统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全数字化雷达的关键技术;中频直接数字化已广泛应用,在GHz载频情况下,直接将A/D或D/A变换置于天线端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用。随着高速模/数、数/模转换器技术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在米波波段首先实现射频数字化已成为可能。
  本文论述了米波段射频数字化接收的工程实现,主要内容有
  1.介绍射频数字化接收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匹配滤波和信号采样量化理论、正交解调、多速率信号处理和数字滤波器理论;分析了关键器件ADC的基本性能和失真类型。
  2.给出在数字化接收系统设计中,接收通道的设计要充分发挥ADC的性能指标,以达到系统灵敏度和瞬时动态范围的最佳设计。分析了ADC和接收系统灵敏度及动态范围的关系,给出了设计方法和依据。
  3.完成了基于FPGA的射频数字化接收机的硬件方案设计,给出了基于带通采样定理的高效数字I/Q形成的工程实现方法;给出了高速数据传输和数模混合电路工程设计中的基本规则。
  4.分析了采样时钟性能指标对射频数字化接收机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采样时钟设计的依据。
  5.完成了射频数字化接收机的硬件设计和试验测试结果。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