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建模与配置研究
【6h】

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建模与配置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针对变电站内因不同厂家的智能电子装置采用的通信协议、应用程序接口、数据描述方式等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的装置之间难于实现互操作性、配置繁琐又浪费资源的现场。国际电工委员制定并发布了IEC 61850标准《变电站网络与通信协议》,我国也配套分册发布等同的电力行业标准DL/T 860,以实现变电站智能设备的互操作性。基于IEC 61850标准,并引入光电式或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断路器等,实现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智能电子设备的联网,是最近几年大量试点的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实践内容。
   IEC 61850标准是IEC TC57制定的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和系统的标准,是全世界唯一的变电站网络通信标准,也将成为数字化变电站的新建和改造,以及实现电力系统无缝通信体系标准。IEC 61850标准设计思想先进,实现了智能电子装置的互操作性、系统功能自由分配、站内系统的开放性和稳定性,并保证站内和站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实时性。
   在IEC 61850标准推出之前,目前变电站应用的常规电能量采集终端ERTU(Energy Remote Terminal Unit)普遍采用串行通信规约,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普遍采用以太网通信方式,使得ERTU设备无法直接接入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需要通过公用信息管理机等设备转接,既增加了可能的故障点,又增加了调试和维护的工作量。通过IEC 61850标准,变电站数字化ERTU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采集数字化电能表并对数据进行存储、转发,使数据传输至变电站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笔者首先简单介绍了IEC61850标准,包括该标准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数字化ERTU应用前景和建模意义。
   其次,介绍了ERTU装置的功能、特点和应用背景,以及课题建模所需的通信数据。另外,阐述了数字化电能表的功能,并结合IEC 61850标准,分析了数字化ERTU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作用,并对未来数字化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然后,通过研究IEC 61850标准的体系结构和分析标准的先进技术特点,以浙江创维工程自动化有限公司参与浙江绍兴110kV大侣变的数字化ERTU科研项目为依托,以数字化ERTU装置为例,遵循IEC 61850标准提出的面向对象核心建模思想为基础,结合实际通信数据提出完整的符合标准的信息模型及具体实现,包括逻辑节点建模、数据对象建模、逻辑设备建模和通信服务建模(数据集、服务和报告)。作为数字化变电站基础的IEC61850并没有完全覆盖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的全部测量量,因此本文基于IEC61850标准的扩展原则,扩充定义了一个公共数据(CDC)类FEE、新的一组数据对象和一个逻辑节点MEEE,完整地建立了ERTU的对象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化。
   另外,通过研究变电站配置语言SCL(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Language)分析SCL对象模型和建立符合SCL规范的ERTU SCL模型,还使用Java语言开发出ERTU配置工具,并作出简单介绍。
   最后,总结了项目工作重点,指出不足之处,并展望了IEC 61850标准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