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建民航气象服务机构知识管理平台
【6h】

构建民航气象服务机构知识管理平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民航气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现状

1.3 本论文特点及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2 民航气象资料获取

2.3 系统功能构架与相关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网络构建

3.1 网络设计原则

3.2 网络总体框架

3.3 IP地址划分

3.4 网络硬件设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

4.2 数据存储与管理结构

4.3 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4.4 客户端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系统测试方法

5.2 系统测试环境

5.3 系统测试进程

5.4 系统测试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运输事业正在蓬勃发展,飞行量极大增加,民航安全迎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民航安全运行重要组成部分的航空气象服务事业,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航空安全保障作用。航空安全的正常运行,要求民航气象信息服务具有准确性、实时性和多样性,要求气象服务能够实时有效的通报气象信息,减少由于气象原因引起的各类飞行等级事故,因此航空气象服务的优劣对于航空安全运行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气象探测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学科的交叉应用,其获取方法包括了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和地面气象观测等手段。为了保证航空气象服务的准确性,航空气象人员通常需要对各种资料获取手段进行数据融合、海量数据的事务处理和工作流管理后,才能发布给空中交通管制、机场和航空公司等部门,因此民航气象对于海量气象数据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民航气象数据管理系统主要是各种气象数据获取的资料分别单独进行管理,这种数据管理模式很难实现气象资料的数据融合和统一管理,影响了航空气象服务发布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因此开发出一套先进的民航气象信息管理平台,加强航空气象预报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面向我国航空气象领域对于气象信息管理应用的迫切需求,研究了民航气象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的可行性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案,搭建了相应的模型并通过软件实现了一款民航气象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该系统搭建了西南空管气象资料管理数据库,完善了气象网络运行平台,实现了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和自动观测系统各种气象资料的数据融合,实现了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对于气象资料的实时获取需求,更好的为民航预报提供支持。
  系统根据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各个部门对航空气象服务的应用的不同需求,网络分别采用了C/S(客户机/服务器)和B/S(浏览器/服务器)构架技术,以气象信息的矢量图形化为基础,可以在服务器上解析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的各类气象数据,包括了静止气象卫星FY2D/FY2E、极轨气象卫星FY1D、自动观测系统Midas IV系统、气象遥测站系统,EEC多普勒气象雷达系统、民航气象报文系统等,同时可以在各个用户终端中进行数据显示。
  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服务器数据库融合了各类气象资料数据,使得各类数据资料的发布及时有效;
  (2)客户端实现了气象信息的动态可视化,使得气象资料可以在用户部门得到实时显示;
  (3)网络融合了C/S技术和B/S技术的优缺点,使得各个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资料;
  (4)解析了EEC雷达系统网络数据格式,使得 Linux系统下运行的多普勒雷达系统“移植”到Windows操作系统下;
  (5)在数据管理的基础上,融合了工作业务的管理,加入了基于B/S构架的业务管理系统;
  (6)完善了系统构架,实现了民航局空管局气象中心对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的数据监控。
  整个系统的设计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可以直观的显示各类民航气象信息,有效的为航空气象服务。该系统已开始应用于民航西南空管局业务工作当中,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