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丘脑背内侧核、腹侧海马化学性毁损与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探讨
【6h】

大鼠丘脑背内侧核、腹侧海马化学性毁损与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专业词汇及缩略词索引表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前言

研究一:大鼠丘脑背内侧核与腹侧海马化学性毁损的行为效应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图表

研究二:大鼠丘脑背内侧核与腹侧海马化学性毁损所致的生化改变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图表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相关工具介绍

综述一:精神分裂症的谷氨酸假说

综述二:谷氨酸、多巴胺、“动机环路”与物质依赖

在读期间所发表的科学论文、综述、编著一览表

发表论文摘要1

发表论文摘要2

在读期间所申请的科研项目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分别建立雄性成年大鼠丘脑背内侧核(mediodorsal thalamus,MDT)与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H)化学性毁损动物模型;探讨不同精神兴奋剂对脑双侧MDT、VH化学性毁损模型大鼠所产生的行为效应;同时进一步通过微透析技术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脑内前额叶皮质或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的细胞外液中谷氨酸(glutamate,Glu)与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变化;探求与此模型相关的精神病理学及精神药理学机制。 本研究结果指出,丘脑背内侧核是脑内谷氨酸的传递过程的重要神经核;腹侧海马则对脑内多巴胺的传递有着更突出的作用。由此可推论,该两处神经核的功能与精神分裂症神经病理机制及其治疗选择密切相关。

著录项

  • 作者

    方贻儒;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学科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王祖承;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49.302;R363.13;
  • 关键词

    丘脑背内侧核; 腹侧海马; 化学性毁损; 谷氨酸; 多巴胺; 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