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产率与出口的关系-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分析
【6h】

生产率与出口的关系-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1.2有关概念

1.3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4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2贸易理论与实证文献综述

2.1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路径与新新贸易理论概述

2.2基于异质企业对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

3生产率与出口的作用机制分析

3.1出口对生产率的影响机制

3.2生产率对出口的作用机制

4对出口与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4.1数据的来源、描述与初步处理

4.2实证检验步骤、变量与计量方法描述

4.3实证检验结果

5结论、政策启示以及本文不足之处

5.1结论与政策

5.2本文不足之处

5.3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政策指导下,参与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数量与日俱增,政策上的鼓励以及外部庞大的市场容量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从表面来看应当有很多企业会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积极攫取利润,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企业并未进入也不打算进入国际市场,那么为什么同一行业内有的企业会选择出口,而有的企业却不选择呢。传统的贸易理论都是在产业与行业层面上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它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一行业里为什么有的企业选择出口,而一些企业却不选择这一现象。1995年至2003年期间,以Bernard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发现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在多个维度上表现的更加优异。Melitz在综合这些经济学家的成果基础上,于2003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HFTM模型,即异质企业贸易模型。该模型主要解释了企业国际化路径的选择、企业进行出口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福利效应,并得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会选择出口等重要结论。自此越来越多的贸易理论方面的文献开始转向微观角度。伴随着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对生产率与出口之间关系出现了争论,一部分支持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出口,另一部分则认为是出口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实证文献围绕这一争论进行了检验,但是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检验文献数量非常少,检验结论也并不一致。本文首先在总结归纳以前学者的研究结果基础之上,对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梳理,包括生产率对出口的作用机制以及出口对生产率的作用机制,为实证检验奠定了基础。其次对中国企业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企业的属性以及出口强度等方面,并针对这些特殊性进行了一定的处理。然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用于检验生产率与出口的相互关系,利用中国企业样本数据通过稳健的多元回归定量给出各因子的系数,从而得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的关系。为了避免行业差异带来的影响,本文随后又分行业进行了检验。经过总体和分行业的检验,本文得出“自选择假说”与“出口学习效应假说”都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对政府的外贸政策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