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合“把关”理论的网络新闻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h】

结合“把关”理论的网络新闻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编辑在新环境下的“把关”实务

2.1 “把关人”理论的发展

2.2 网络新闻中把关人存在的必要性

2.3 Web2.0时代的网络“把关人”实务

2.4MVC系统架构分析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闻管理模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 模拟系统的需求分析

3.2新闻管理系统用例图的提取

3.3新闻管理系统的对象、活动、交互模型的提取

3.4模拟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各模块详细功能的实现

4.1 系统功能规范

4.2 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实现

4.3 系统配置与环境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拟系统测试

5.1 测试过程

5.2 测试效果分析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网络新闻的展望及后续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面对互联网上爆炸增长的网络新闻,虚假新闻泛滥,色情广告铺天盖地,娱乐性“软文”五花八门,作为网络新闻的发布者、编辑者和网上舆论的掌控者的网络新闻编辑,加强把关能力迫在眉睫。然而目前的网络新闻编辑管理系统,对于把关功能的凸显却非常之少,即使系统中有把关的模块,也不能够切实执行,缺乏完善有效的把关体系,没有明确的理论支撑。系统中虽然有审核模块,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很少实施,如何寻求切实可行的审核机制是一大难题;系统虽有新闻录入中“非法词语”的过滤功能,但词库的建构却不够完善,没有通用的词库供参考;对不良信息的屏蔽,不能掌握火候把握分寸,分级太过简单,处理方法太过粗糙;虚假新闻的验证核实机制更是凤毛麟角,如何构建全民监督和关注的验证体系刻不容缓;网络实名制的探讨举步维艰,更需要执行落实。因此,迫切需要将“把关”理论引入新闻编辑管理系统,将把关模块体系化,以求逐步完善。
  本文在理论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IT技术开发重要功能模块,具体工作包括:梳理了Web2.0环境下不断发展的“把关”理论,系统总结概括了网络编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角色转换,并指出网络新闻编辑对网络新闻的操作已经不是简单的黏贴复制,而是打造原创新闻,深度解读新闻,从策划到编辑到发布,整个脉络每个细节都必须清楚明确,以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全面分析总结了网络编辑在处理新闻过程中规范新闻的实务,小到删除新闻的操作规范,引导舆论设置议程的技巧方法,与受众的互动的纠错机制,大到积极推进网络实名制的落实,实行以审稿加工制为主,三审制为辅的审核制度,以及假新闻的治理方法和处罚追究机制等。本文将网络编辑把关操作实务进行功能模型的构建,包括加强法务顾问角色和权限以及密切关联“责任属性”、“处罚属性”的用户管理模块,简单易行的“三审制”审核模块,积极推行的假新闻举报模块,含逐步求全的“非法词库”的内容过滤模块,议程设置引导模块,对典型模糊不清的新闻进行专家评估的网络新闻价值评价模块,对举报信息规范处理的预警处理模块,与责任和处罚接轨的读者意见反馈模块等等。最后本文实现了模拟的新闻把关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实际运行测试中性能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注重新闻真实性的把关操作,以“把关”理论指导新闻管理系统监管模块开发,并提出几个重要的“把关”模块,是本文研究工作的一大特点。论文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为实现完善的网络新闻管理系统提出了一条可借鉴的探索之路。结合“把关”的网络新闻编辑管理系统将随着网络新闻的成熟日益完善,把关操作也将逐步求精求全,从而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对互联网信息需求,促进网络新闻健康、有序的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齐丹阳;

  •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学科 软件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宁,罗宁;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213-39;TP311.52;
  • 关键词

    网络新闻; 管理系统; 功能模块; 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