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上市公司投票权征集的法律问题研究
【6h】

我国上市公司投票权征集的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投票权征集的法理基础

第二章上市公司投票权征集制度的国际比较

第三章我国上市公司投票权征集的市场实践及问题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投票权征集的立法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的证券市场建立、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其中,由于历史与体制方面的诸多原因,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向到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证券市场股权分置、一股独大、信用缺失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治理失范引发了控股股东及其掌握下的管理层欺诈、压制、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等问题。如何通过加强公司治理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进而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下迫切的问题。 正是在对证券市场及公司治理的关注下,笔者的目光聚集到了投票权征集法律制度上。投票权征集制度,是指为取得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投票优势,征集者将记载必要事项的空白授权委托书交付公司股东,公开请求公司股东选任自己或其指定的第三人作为受托人出席股东大会并进行投票的制度。 投票权征集制度在英美等国家被认为是公司外部治理的一种有效机制。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区均普遍建立起该制度。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投票权征集的自发实践在我国证券市场不断上演。上市公司投票权征集规模大、影响广,但是我国专门调整投票权征集的法律规范基本上仍处于空白状态。有关的理论研究也是刚刚起步,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作为一项“缺乏规则的游戏”,我国投票权征集效果难遂人意、实践操作不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法律功效。 鉴于此,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投票权征集的法律问题研究”为题,抱着尝试的心理,站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投票权征集的相关法律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期对我国投票权征集立法工作提供一点帮助。 全文分为四章,计四万六千余字。 第一章介绍了投票权征集的由来,界定了投票权征集的相关法律概念和法律特征,并从征集人、被征集人和公司治理三个角度剖析了投票权征集的法律功效,随后对投票权征集的利弊进行了解析。 投票权征集是一个较小的话题。但如果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眼下所关注的小问题上,有时会造成对其所依存的大环境的忽视。为了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投票权征集制度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第二章对德国、美国和日本三国投票权征集制度进行了评介和比较。之后,笔者归纳出了投票权征集的三个制约性因素:股权结构问题、成本问题和具体规则的设计问题。 第三章紧密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投票权征集之实践现状,分析了造成我国征集活动效果难遂人意、实践操作不一的主要根由是:我国上市公司投票权征集实践面临着股权困境、信用困境与规则困境。 第四章从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契机初现、证券市场信用工程已然启动、我国投票权征集立法蹒跚学步三个层面上评估了我国引入投票权征集制度的现实可行性,并进而提出我国上市公司投票权征集制度的设计思路应当是:在立法取向上,明确侧重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以匡正控股股东“一股独大”、“仗势欺人”的不良取向;在监管问题上,坚持监管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实行以“披露原则”为指导的备案制,并综合考虑征集人数与持股规模实行一定的监管豁免;在信息披露方面,明确披露标准,拓展披露渠道,加大违法成本,以培育我国证券市场曾经荒芜的信用基础;此外,应当完善股东建议权制度、培育征集代理机构,以增强中小股东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