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之法律透视
【6h】

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之法律透视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章关联交易的界定

第二章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实证考察和特性分析

第三章非公允关联交易多发的原因和危害

第四章、国内外关联交易立法规制考察

第五章对非公允关联交易加以法律规制的设想和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后记]

展开▼

摘要

1.关联交易广泛存在于当前企业经营行为中,关联交易确实具有促进公司规模经营,降低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或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等积极作用;但也有诸多负面影响:企业利用关联优势,制造非公允交易,在关联方之间违规转移资源或义务,违背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原则,满足关联方的利益需求,最终却损害公司整体长远利益和股东权益等。因此关联交易既为各国法律所认可,同时又受到各国法律的严格限制。非公允关联交易在我国股市的发展过程中曾经甚嚣尘上,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广为各界人士所诟病,其引发的一系列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市场监管手段、加强事前防范和事后救济等法律问题,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解答。当然,要真正实现对关联交易的有效法律规制和市场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繁荣与稳定,有赖于国家立法、执法力度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借鉴市场经济法制比较成熟的国家对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规制态度和监管方式,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必要的法律移植,对于我国建立有效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所处的环境、文化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对关联交易存在着不同的具体界定,但凡是经济发达国家都主张对关联交易进行严格监管,并且在具体的监管方式上还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按照关联交易的重要程度,对关联交易进行分类管理;关联董事和关联股东在对关联交易进行表决时必须回避;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以及相关中介机构对关联交易是否有损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必须发表意见;上市公司可就某些常规关联交易申请豁免披露等。 3.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实证考察和特性分析,探讨非公允关联交易多发的社会原因和危害后果,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和变动趋势,结合国外立法监管经验,提出建立有效法律体系,从完善公司外部监督体系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两个角度,从加强事前防范和事后救济两方面,来实现对关联交易的有效监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