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固态电解质磷酸钛铝(硅)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h】

固态电解质磷酸钛铝(硅)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特征与工作原理

§1.3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无机电解质材料的简介

§1.4 无机固态薄膜电解质材料的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2.2 LATP、LSTP粉末及薄膜电解质的制备过程

§2.3 性能表征

第三章 Li1+xAlxTi2-x(PO4)3和Li1+ySiyTi2-y(PO4)3陶瓷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LATP陶瓷片的性能分析

§3.3 LSTP陶瓷片的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晶态Li-Si-Ti-P-O薄膜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基片温度对LSTP薄膜性能的影响

§4.3 溅射气压对LSTP薄膜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晶态LATP薄膜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溅射气氛对LATP薄膜性能的影响

§5.3 氩氧比对LATP薄膜性能的影响

§5.4 溅射功率对LATP薄膜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因其高效能、安全性佳、易携带、环境友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微型电子器件中。其中,薄膜电解质的性能更是成为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使用的先决条件。NASICON型薄膜电解质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其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在空气中能稳定使用、并且电子电导率低等特点,成为当前薄膜电解质材料研究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掺杂 Al3+、Si4+离子制备具有钠快离子结构(NASICON)的 Li1+xMxTi2-x(PO4)3块体陶瓷电解质,得到性能最好的磷酸钛铝锂(LATP)、磷酸钛硅锂(LSTP)粉末,之后将性能最优的粉体制成粉末靶,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出离子电导率高、电子电导率低并且可应用于全固态薄膜电池的LSTP、LATP薄膜电解质。本文主要内容有: (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ATP及LSTP粉末,通过测试其陶瓷片的性能得到最优的掺杂比例的粉末,其中当 LATP比例为 Li1.3Al0.3Ti1.7(PO4)3时,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分别为1.58×10-6 S/cm、1.08×10-12 S/cm,两者相差达到5个数量级。对于LSTP,掺杂比例为Li1.4Si0.4Ti1.6(PO4)3时性能最佳,离子电导率为4.47×10-7 S/cm,电子电导率达1.64×10-12 S/cm。 (2)本文首次创新性地以Li1.4Si0.4Ti1.6(PO4)3粉末靶为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非晶态的LSTP薄膜电解质,研究基片温度与溅射腔压对薄膜的沉积速率、表面形貌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4Pa是最为合适的溅射气压,在500℃的基片温度下LSTP薄膜获得离子电导率最高为4.22×10-6 S/cm,电子电导率最低为8.30×10-14~1.25×10-12S/cm。相比其陶瓷样品,离子电导率保持在10-6S/cm,但电子电导率则降低了两个数量级。 (3)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以 Li1.3Al0.3Ti1.7(PO4)3粉末靶为靶材制备非晶态LATP薄膜电解质,并深入探讨溅射气氛以及溅射功率对LATP薄膜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 Ar+O2气氛下薄膜的表面颗粒均匀致密,薄膜表面的粗糙度最小为3.22nm,并且离子电导率为6.47×10-6 S/cm,电子电导率为2.34×10-14~1.82×10-13 S/cm。两者相差8个数量级,完全可以作为电解质材料在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中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