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缓存技术的互联网内容平台研究与实现
【6h】

基于缓存技术的互联网内容平台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内容缓存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及原因分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缓存技术的互联网内容平台涉及的相关技术

2.1 互联网内容平台内容发布技术

2.2 互联网缓存中的主要检测技术

2.3 互联网内容的路由管理技术

2.4 互联网内容的交换协议技术

2.5 缓存系统内容平台的监控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川铁通互联网内容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3.1 目标基础承载网络问题分析

3.2 缓存系统运行环境和现状分析

3.3 非核心功能组件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解决对策及总体方案设计

4.1 核心网组网优化及性能调整

4.2 缓存系统重构方案设计

4.3 配套改造相关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省干核心网络改造的实施

5.2 路由改造的实施

5.3 缓存具体引入的实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6.1 流量摊分变化情况测试

6.2 省干链路利用率测试

6.3 用户感知质量变化测试

6.4 团队整体能力变化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项目总结

7.2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前,四川铁通互联网宽带运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容器(宽带端口速率和承载通道),包装(营销策划-价值、精品宽带等)和内容(互联网流量)。其中,互联网流量是用户得到的实质,也是四川铁通销售宽带产品给用户的核心实质。
  在互联网流量方面,基于缓存的互联网内容平台建设是新兴课题,是 ISP互联网优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往往涉及到较大投资和工作量。在当前的用户满意度提升活动中,对于提高用户满意度而言,业务的价格折扣和商业宣传已不是决定因素,而感知质量的体验越来越重要。掌握了互联网内容就掌握了用户的需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互联网内容的供出和服务。在分析国内外主流缓存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四川铁通公司实际网络和投资情况,研究了基于缓存的互联网内容平台在四川铁通网内的部署,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了基于缓存技术的各类主流平台的内容发布方式,并根据对各类平台特性的研究,针对后期不同类型应用场景,提出了相适应的解决方案,以适应公司平台建设及业务发展的需求。
  2.研究了主流缓存内容平台的发布、检测、监控、管理四种主流技术。现代缓存技术通过对P2P Peer种子的重排和对P2P资源的缓存,能实现对P2P流量的高度本地化。通过对热点应用视频及文件的实时动态搜索与发现,从技术上减轻网络承载用户对网络之间的不同流量需求。在减少对Internet互联网出口流量需要的同时,通过缓存于不同地域之间的更多内容源,大幅提升用户感知质量。
  3.分析了目前四川铁通核心网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适应的改造和优化方案,以确保基于缓存的互联网平台能顺利实施。针对四川铁通现有网络情况,对网络结构进行相关调整和重构,以10G大颗粒带宽替换原有小颗粒传输单元。使集中的流量监控设备能100%全覆盖监控网络的应用情况。选择有优势的承载路由协议,提高了核心网承载能力和转发效率。
  4.提出了不同构架方式的缓存技术方案,在确保网络拓扑不受影响的同时,实现了灵活的网络建设。通过服务器、服务器群之间的松连接架构,保证了四川铁通能在现有网络流量增长模型下,可进行灵活的网络扩容,而不影响在网运行的所有业务。于此同时,又可以对Internet互联网网络内容平台的管理控制、缓存工作、流量疏导以及综合管理和运营实现中央集中化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