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踩跷力学参数及生物力学效应机制研究
【6h】

踩跷力学参数及生物力学效应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 踩跷力学参数的测定

第二部分 腰椎模拟踩跷实时动态CT三维重建及踩跷力学效应机制研究

第三部分 踩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研究

结 论

问题与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近年来推拿手法规范化研究进展与思考

文献综述二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生物力学效应机制研究概况

文献综述三 实验模型研究与推拿手法现代化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踩跷是推拿临床治疗脊柱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其临床疗效肯定。但目前缺乏对其生物力学效应机制及规范化操作的系统研究,本课题通过实验及临床系列研究,探索其生物力学效应机制,进而探讨其力学参数与生物效应的量效关系,为其规范化提供依据,并为手法规范化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方法:⑴通过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和感压纸分别对手法熟练者和初学者进行踩跷压力分布测试,并对实时数据作动态对比分析。⑵根据测得踩跷力学参数制定模拟踩跷静态加压模式,使用自主开发的人体局部加压器模拟踩跷在健康志愿者腰部L4-5腰椎间隙靠棘突部位加压,分为静息(加压器自身重量)、初始压(参照1/2体重)、最高压(参照体重)、返回初始压(参照1/2体重)、返回静息(加压器自身重量)五个压力级别。同时在不同压力级别时分别做螺旋CT扫描,并实现脊柱腰椎段实时动态螺旋CT三维重建,利用三维重建模型测量并计算人体腰椎椎间隙、椎间孔、腰椎曲度、腰椎椎管及腰椎椎旁肌肉群等在不同压力时的动态变化,分析压力变化与腰椎及周围附属结构动态变化的量效关系。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取72例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踩跷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所载手法治疗,每组36例。经过2个疗程(2周)治疗后,观察各组症状体征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影像学、神经电生理、临床不良事件等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的变化。 结果:①手法熟练者的踩跷力学参数:峰值:201.53±7.80 Kgf;谷值:10.50±1.43 Kgf;波形周期:456.60±2.50 ms;基波频率:2.2Hz±0.01Hz。与手法初学者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手法熟练者用力波形峰值及谷值离散度及周期离散度明显小于手法初学者;手法熟练者基波频率稳定,干扰小。②在L4-5腰椎间隙靠棘突部位进行模拟踩跷静态加压,压力大小对腰椎曲度变化、L4-5椎间隙前缘、正中和后缘高度、L5-S1正中高度变化、L4-5左右侧椎间孔最大横径、L4上缘椎管内切圆面积变化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影响。压力大小对L5-S1前缘和后缘高度变化、L4-5左右侧关节突关节最大间隙和角度变化、L4-5左右侧椎间孔高度变化、L4-5左右侧椎间孔侧面积变化、L5下缘椎管内切圆面积变化、L4-5左右侧椎管内黄韧带最大厚度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各级压力状态与静息状态时腰椎曲度的比值、L4-5椎间隙前缘、L5-S1椎间隙正中高度比值与相对压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L4-5右侧椎间孔最大横径比值、L4上缘椎管内切圆面积比值与相对压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 L4-5椎间隙后缘高度与相对压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同时,L4-5椎间隙前缘、后缘高度比值与L4-5椎后肌群矢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L4-5椎间隙前缘、后缘高度比值分别与L4-5椎后肌群横径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和(P<0.01)。L4上缘椎管内切圆面积比值分别与L4-5椎后肌群矢径、横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1)。③踩跷治疗组与常规手法对照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临床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曲度显著加大,突出椎间隙高度显著增加,突出物位移明显减小;组间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愈显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踩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试验过程中踩跷治疗组有一例患者出现皮肤瘀肿,对照组有一例患者出现皮肤破损,其余病例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⑴踩跷力学参数合适的基波频率为2Hz,在固定时间段内力量保持均匀,力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基本一致,力量变化周期稳定,其离散度较小。⑵踩跷能改善腰椎脊柱曲度、下腰椎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横径,并对L4-5椎管容积有显著影响,这对于改善脊柱生物力学平衡,促进受压神经根松解,损伤修复有积极作用,可能还有促进突出腰椎间盘回纳的作用。⑶踩跷对腰椎曲度变化、椎间隙高度、椎间孔最大横径及椎管容积变化的影响与压力大小有显著相关性,椎间隙高度和L4椎管容积变化与腰椎椎后肌群的横径和矢径有显著相关性。⑷踩跷法治疗LDH的生物力学效应机制在于促进腰椎曲度、腰椎间隙高度恢复,扩大椎间孔,改变突出椎间盘与周围组织关系,改善神经根受压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⑸踩跷法力学参数规范应注意其频域和一定时域内的稳定性,其力量应达到一个基础值,并与受试者的肌肉丰厚程度有关。

著录项

  • 作者

    罗建;

  •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学科 针灸推拿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罗才贵;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医临床学;
  • 关键词

    踩跷; 力学参数; 生物; 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