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的探索研究
【6h】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的探索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从脾胃论治胸痹的研究进展

致谢

附件1:胸痹患者(MISCR >0.5)证—症—药相关关系信息记录表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整理和继承我国名老中医路志正教授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2 探索以“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研究模式,运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的技术。 研究方法: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诊疗评价体系研究”所建立的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收集路志正教授治疗胸痹临床病例,建立路志正教授结构化临床信息数据库。运用Excel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对患者基本情况、疾病病种及证候分布、用药情况等进行描述。运用个体诊疗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与通用型知识发现系统,应用简化点式互信息与关联规则两种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以所有的症状、证候、用药为线索,初步总结出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的临证经验,并将所得结果与已有的路志正教授经验总结的材料对比,检验是否具有一致性。运用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与路志正教授反复交流,形成完整的临证经验。 研究结果:路志正教授认为胸痹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均与脾胃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胸痹临床表现中,脾胃症状多见,其证候以心血亏虚证、脾气虚证、湿阻证、痰浊内阻证等证居多。其中心血亏虚证的临床症状多见胸部隐隐刺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唇甲色淡,舌淡红或淡暗,苔薄白、脉细弱涩滞,或结代;临床用药黄芪、当归、白芍、白术、龙眼肉、枣仁、党参、茯苓、枳壳、生姜、大枣。脾气虚证的临床症状多见胸膺部隐隐作痛,时发时止,动则尤甚,兼见心悸气短,动则喘憋,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易汗出,面色白光白,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两寸尤甚,或见结代;临床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枳壳、桂枝。湿阻证的临床症状多见胸部闷痛,阴雨天加重,脘痞纳呆,口粘恶心,头晕沉重,便软不爽,小便浑浊,舌胖齿痕,苔白腻,脉濡缓细;临床用药藿梗、荷梗、厚朴花、杏仁、白蔻仁、薏米、石菖蒲、枳壳、茯苓、半夏、六一散。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症状多见胸部窒闷而痛为特点,或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心中痞气,胸满咳喘,痰黏不爽,肢体酸楚,沉困乏力,舌淡暗苔白腻,脉沉伏或弦滑;临床用药瓜蒌、枳实、半夏、薤白、桂枝、厚朴、茯苓。中焦虚寒证的临床症状多见猝然心痛如绞,形寒肢冷,甚则冷汗出,短气心悸,或兼有脘腹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临床用药附子理中汤加桂枝、良姜、半夏等。 讨论: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念,开辟了中医治疗胸痹的新领域。在运用调理脾胃法辨治胸痹方面,总结为“八字”治疗方针,即“补益、调顺、健运、顾护”四个方面的理脾大法。补益,即补其后天之宗气,益其生化之源泉;调顺,即调其中转之枢机,顺其升降之功用;健运,即健其中土之气,运化水湿之邪;顾护即顾其免伤毒邪之损害,护其供养之功能。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模式用于整理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是可行的。其中跟师学习,收集足量而有价值的临床病例资料是整理研究的基础,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在大量而复杂的个体化病案数据中寻找出隐含的规律是工具,而老中医亲自参与结果的总结、判断,是“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