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型诊断与行间、太溪、丰隆、肾俞等穴位按压相关性的临床观察研究
【6h】

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型诊断与行间、太溪、丰隆、肾俞等穴位按压相关性的临床观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1 本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

1.1 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

1.3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发病机制[23]的认识

2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观察方法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两组穴位压痛比较

3.3 患者组不同证型各穴位按压阳性反应比较

4 讨论

4.1 本课题所选穴位依据

4.2 两组穴位按压反应比较的分析

4.3 两组丰隆穴按压阳性反应无显著性差异分析

4.4 患者组不同证型的按压阳性反应分析

结 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按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各个证型患者的行间穴、太溪穴、丰隆穴、肾俞穴,根据穴位的压痛程度的反应,探讨穴位按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各证型辨证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共收集95例患者,其中剔除、脱落7例,共88例病人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并纳入分析。分别为肝火亢盛证(22例)、阴虚阳亢证(22例)、痰湿壅盛证(22例)、阴阳两虚证(22例),并设对照组30例。患者组和对照组均选取行间穴、太溪穴、丰隆穴、肾俞穴,进行穴位压痛测试,记录每个穴位的压痛与否及其程度,最后得出相关性的结论。
  结果:
  ①患者组和对照组性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两组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无组间差异。
  ②患者组和对照组行间穴、太溪穴、肾俞穴按压阳性反应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提示两组行间穴、太溪穴、肾俞穴按压阳性反应存在显著性差异。
  ③患者组和对照组丰隆穴按压阳性反应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两组丰隆穴按压阳性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④在患者组中,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患者四个穴位按压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1),表明四个穴位按压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表现为:肝火亢盛型患者行间穴、阴虚阳亢型患者太溪穴、痰湿壅盛型患者丰隆穴、阴阳两虚型患者肾俞穴的阳性反应率最高。
  结论:
  ①行间穴、太溪穴、肾俞穴的按压阳性反应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提示以上穴位按压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②行间穴、太溪穴、丰隆穴、肾俞穴,可分别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辨证的参考依据。
  ③丰隆穴压痛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