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针对老年痴呆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
【6h】

电针对老年痴呆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筛选

2.2 技术路线

2.3 动物分组

2.4 治疗方法

3 指标检测

3.1 空间记忆能力

3.2 觉醒能力评估

3.3 额叶单胺递质水平

4 数据分析

5 结果

5.1 空间记忆能力

5.2 觉醒能力

5.3 额叶单胺递质水平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和空间记忆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空间记忆的认识

2 中医对于“痴呆”的认识和治疗

2.1 传统中医对“痴呆”的认识

2.2 针灸对于“痴呆”的治疗

3 选用百会涌泉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的理论探讨

4 电针对AD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

4.1 空间记忆

4.2 觉醒能力

4.3 额叶单胺递质水平

5 总结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综述

附录二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解读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正常老年组、电针组、模型组三组SD大鼠行为和觉醒能力的观察以及额叶多巴胺、5-HT等多种单胺递质水平的检测,来研究电针对A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以便为临床治疗老年痴呆患者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对自然衰老的老年SD大鼠进行筛选,以3-6个月青年鼠作为对照。以青年鼠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的均数+2倍标准差值为下限,+1倍标准差值为上限,将老年大鼠分为2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大于均数+2倍标准差的为老化痴呆鼠;小于均数+1倍标准差的为正常老年鼠。潜伏期介于上下限之间的老年鼠剔除。将筛选出的老化痴呆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正常老年组、电针组、模型组每组均16只。电针组抓取固定后针刺百会、涌泉并施以电针。正常老年组及模型组同样程度抓取,固定,但不针刺,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各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训练与检测。空间记忆包括空间参考记忆与空间工作记忆,信息游泳时间是研究空间参考记忆的指标,选择游泳时间是研究空间工作记忆的指标;用摄像机连续记录12小时(19:00-07:00)内各组大鼠的觉醒时间与直立次数;完成全部指标后处死大鼠检测额叶多巴胺、5-HT等单胺递质的水平。
  结果:
  1、空间记忆:
  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信息游泳时间及选择游泳时间都有明显减少,电针组信息游泳时间22.94±4.36与模型组27.66±3.50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选择游泳时间26.90±3.39与模型组30.54±3.35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
  2、觉醒能力
  治疗疗程结束后连续12小时(19:00-07:00)观察大鼠夜间的觉醒状态,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夜间的活动明显增多。电针组觉醒时间453.3±28.1与模型组380.0±28.2相比,有明显延长,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电针组直立次数26.8±3.2与模型组15.1±2.7相比,也有明显增加,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
  3、额叶单胺递质水平
  待大鼠完成全部指标检测后,立即断头处死,检测其DA、5-HT、NE、5-HIAA额叶单胺递质水平。电针组DA水平2.76±1.99与模型组1.20±0.89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5-HT水平0.57±0.22与模型组0.38±0.1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NE水平0.51±0.27与模型组0.32±0.1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5-HIAA水平7.30±1.51与模型组4.19±1.14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电针百会、涌泉能明显提高A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改善AD大鼠的觉醒状态,提高额叶DA、5-HT、NE等单胺递质水平。机制是通过电针刺激增强神经元细胞功能,加强脑内单胺递质的释放,激活功能低下的皮层神经元,从而启动和维持AD大鼠睡眠-觉醒系统,而改善AD大鼠学习与工作记忆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