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加味葛根汤治疗感冒(风寒表实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6h】

加味葛根汤治疗感冒(风寒表实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目录

1.病例选择

1.1.受试者选择

1.2一般资料

2.治疗方案

2.1观察药物

2.2试验方法

3.观测指标

3.1背景资料观测指标

3.2安全性观测指标

3.3疗效观测指标

3.4观察时间点

4.疗效评价标准

4.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4.2中医症状积分

4.3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4.4体温起效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

4.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复常率

4.6不良事件

5.统计方法

6.伦理要求

7.研究结果

7.1基线资料统计结果

7.2病例分布

7.3疗效性分析

8.讨论

8.1现代医学对普通感冒的认识

8.2祖国医学对感冒的认识

8.3加味葛根汤立方依据

8.4加味葛根汤的组方分析

8.5加味葛根汤的药理学研究

8.6试验结果分析

9.结论

10.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葛根汤对感冒(风寒表实证)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体温、中性粒细胞复常率、淋巴细胞复常率的变化,评价加味葛根汤治疗感冒(风寒表实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⑴临床资料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感冒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设计原则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分6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⑵药物用法试验组:加味葛根汤,口服100ml/袋,每日3次;对照组:风寒感冒颗粒,口服100ml/袋,每日3次。用药疗程为3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症状、体征等变化。⑶监测项目疗效性监测: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体温、中性粒细胞复常率、淋巴细胞复常率;安全性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肝肾功、大小便常规、不良事件。⑷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将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结果:①中医证候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后痊愈率、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的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③中医单项症状疗效:两组治疗后恶寒、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流涕等症状的疗效构成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咽痒、咳嗽、痰稀白、口渴喜热饮治疗后等级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体温变化:两组体温首次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中性粒、淋巴细胞复常率:两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复常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淋巴细胞复常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淋巴细胞复常率优于对照组。⑥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味葛根汤治疗感冒(风寒表实证)有效,在治疗感冒的总体疗效优于风寒感冒颗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