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复方人参饮”抗小鼠酒精成瘾作用机制研究
【6h】

中药“复方人参饮”抗小鼠酒精成瘾作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复方人参饮对由酒精诱导的小鼠条件位置偏爱模型(CPP)形成的影响

实验二 “复方人参饮”对由酒精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动物模型成瘾机制的干预研究

分析与讨论

1、酒精依赖动物模型的评价

2、关于酒精造模剂量、浓度及给药方式的讨论

3、酒精成瘾的中枢神经系统改变

4、传统中医学对酒精成瘾的认识与治疗

5、“复方人参饮”组方分析

结论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综述:研究中医戒酒治疗方法

1中医药治疗方法

2、中西医结合方法

3、电针厌恶疗法

4、结语

5、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汤剂“复方人参饮”对酒精成瘾模型小鼠的抗成瘾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希望为酒精成瘾的治疗与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并以期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理想抗成瘾药物。
  方法:①条件位置偏爱模型实验方法。CPP主要应用于评价药物的正性强化作用,广泛应用于药物成瘾的精神依赖评价,本实验包括3个阶段:第一阶段:适应期(-3--1天),SPF级昆明种小鼠,雄性,25g±5g,将小鼠放入 CPP箱中,由中间箱放入,打开闸门让其自由穿梭1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3天,第3天记录小鼠在黑、白中间箱中停留的时间,同时剔除对箱体某一侧有显著偏爱的小鼠(在一侧停留的时间>650S)以排除非条件性位置偏爱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小鼠偏爱黑箱,由此将白箱作为伴药侧。第二阶段:形成期(1-10天),适应期结束后,小鼠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2只;盐水组对照、模型组(酒精)、中药组(复方人参饮)、实验组(复方人参饮+酒精)。每只小鼠每天接受一次训练,酒精每隔一天给药一次。具体为,若第一天灌胃酒精(2.2/kg),放入伴药箱训练15分钟,第二天则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非伴药箱训练15分钟。依次类推,5个酒精/盐水训练周期。训练前小鼠灌胃盐水或复方人参饮(1.8g/kg),30分钟后灌胃生理盐水或酒精(2.2g/kg),5分钟后放入相应的训练箱内训练15分钟。第三阶段:测试期限(11)天:测试当天不给药,放入 CPP箱中测试15分钟,记录小鼠在各箱的停留时间。②行为敏化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行为敏化(Behavioral Sensitization)是指反复间断给予依赖性药物如(吗啡、甲基苯丙胺、可卡因、酒精等),动物会对依赖性药物行为效应增加。行为敏化是动物成瘾的主要特征之一,与强迫性觅药,戒断后的复饮行为关系密切[2],现已作为精神与行为依赖的重要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行为敏化的实验过程:适应期: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期间称重所有的实验小鼠,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后立即放入自主活动测试仪中,使小鼠能够适应测试实验环境,时间为15分钟。第7天适应后,所有的小鼠放入自主活动测试仪中测试小鼠的自主活动基线,随后被随机分为4个大组。形成期:在测试自主活动基线后,小鼠在半小时之前灌胃中药(1.8g/kg)或者盐水,随后灌胃(2.2 g/kg)的酒精或者生理盐水,即形成盐水组+盐水组(S+S组,n=40),中药组+盐水组(Z+S,n=40),盐水组+酒精组(S+E,n=40),中药组+酒精组(Z+E,n=40)在酒精或者生理盐水灌胃5min后立即放入测试仪中测试15分钟,实验隔天进行一次,总共10天、进行5次。激发期:每个实验大组,再次被组内随机分成4个亚组。药物激发阶段小鼠分别接受酒精、中药、中药+酒精,盐水的激发,5min后立即放入自主活动测试仪中,测试15分钟。测试完成后,将盐水+盐水+酒精组(n=10),盐水+酒精组+酒精组(s+e+e,n=10)小鼠,盐水+酒精组+中药组+酒精组(s+e+z+e,n=10)小鼠,中药组+酒精组+酒精组(s+e+e,n=10)小鼠,这4个亚组的小鼠立即断头处死,取脑组织,检测中脑边缘腹侧被盖区(VTA)及其投射区伏隔核的(NAC)的多巴胺(DA),海马区、杏仁核区的谷氨酸(GLU),腹侧被盖区(VTA)和NAC区的γ-氨基丁酸(GABA)这3个神经递质中药干预前后的变化。
  结果:⑴本次实验适应阶段的天然偏爱测试结果显示,大多数小鼠显著天然偏爱于黑色箱,在黑箱与白箱停留的时间分别为609.97士4..466(S),265.75士67.686(s)(P<0.01),故本次实验选择白色为伴药箱侧,黑色为非伴药箱测。⑵在测试阶段的结果显示,复方人参饮组与盐水组相比不影响小鼠的天然位置偏爱选择,中药组在伴药箱测停留时间为249.58±20.585,盐水组为268.33.士41.033(P>0.05),提示其中药本身不具奖赏效应即没有精神依赖性。⑶在测试期,小鼠经训练后,酒精模型组(2.2g/kg)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在白色伴药箱停留的时间分别为595.33±57.917,268.33.士41.033(p<0.01),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提示酒精对小鼠具有正性奖赏效应,能够诱导小鼠条件位置偏爱模型的形成。⑷“复方人参饮”+酒精组与酒精组相比,两组在测试期伴药箱测停留的时间分别为303.67±48.543(S),595.33±57.917(S)(P<0.01),能够显著减少实验小鼠在白色伴药箱停留的时间,证明中药“复方人参饮”对由酒精诱导的小鼠条件位置偏爱模型的形成具有干预作用,提示中药“复方人参饮”能够干预酒精介导的正性奖赏作用。⑸中药“复方人参饮”干预组能够时程相关性的干预酒精诱导的小鼠条件位置偏爱模型的形成,在三个测试期(session1、session2、session3),复方人参饮+酒精组与酒精模型组两组在白色伴药箱停留的时间分别为(265.75±53.654、265.75±53.654、336.33±39.910,341.58±28.3340,492.83±60.4045,603.67±50.0190)(P<0.05)。⑹适应期各组小鼠的活动基线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⑺10天5次测试期间,盐水组,中药组,酒精组(2.2g/kg),中药+酒精组各组之间自主活动的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组与盐水对照组之间小鼠的自主活动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中药“复方人参饮”本身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并没有影响。酒精模型组与盐水组对照组相比在5次测试期间小鼠的自主活动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酒精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酒精能够引起小鼠的高活动性。中药+酒精组与酒精模型组相比,在第2、3、4、5次测试期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明显低于酒精模型组,提示在酒精灌胃之前,予以中药“复方人参饮”能够减少酒精诱导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即说明“复方人参饮”对酒精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的形成过程具有抑制作用。⑻复方人参饮对酒精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形成期与表达期的影响:中药“复方人参饮”组,在分别由酒精,中药,中药+酒精,盐水的激发下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复方人参饮”本身对小鼠的行为敏化的形成与表达并不起作用。⑼酒精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酒精模型组(2.2g/kg)接受酒精激发之后,与盐水激发相比小鼠的自主活动表现差异性显著(P<0.01),表明酒精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动物模型已经建立。⑽中药“复方人参饮”对酒精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模型形成的影响:中药+酒精组在酒精激发之后与盐水组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在经过10天的中药“重复”给药,中药“复方人参饮”对小鼠的行为敏化成瘾机制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干预作用。⑾中药“复方人参饮”对小鼠行为敏化表达的影响:在小鼠予以酒精激发之前半小时,我们予以中药“复方人参饮”灌胃,结果显示与单纯酒精激发组相比,中药+酒精组对小鼠行为敏化的激发具有显著的作用,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即证明中药“复方人参饮”对小鼠酒精的戒断之后的复吸有一定作用。⑿中药“复方人参饮”对由酒精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动物模型形成期、表达期多巴胺(DA)、谷氨酸(GLU)、γ一氨基丁酸(GABA)神经递质含量影响的变化:在由酒精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的形成期与表达期,酒精成瘾组小鼠多巴胺(DA),谷氨酸(GLU)水平与盐水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而中药“复方人参饮”干预组与酒精成瘾组相比,多巴胺(DA),谷氨酸(GLU),水平明显减少(P<0.01)。表明中药“复方人参饮”干预组能够减少多巴胺(DA)、谷氨酸(GLU)的释放。同样的,通过对γ一氨基丁酸(GABA)的组间比较我们发现,在行为敏化形成期与表达期,模型组小鼠γ一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与盐水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中药“复方人参饮”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γ一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1),表明中药“复方人参饮”能够促进成瘾小鼠γ一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
  结论: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人参饮”本身没有致依赖潜力,不能影响成瘾机制的形成及发展。至关重要的是“复方人参饮”可有效干预由酒精诱导的小鼠条件位置偏爱(CPP)及行为敏化动物模型的形成与表达,即中药“复方人参饮”能够对酒精成瘾患者心理依赖、行为依赖的形成具有双重的干预作用,并且这种干预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的改变而实现的。所以,通过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复方人参饮”有望成为抗成瘾防复吸的新型高效低毒的理想中药制剂,并为防治精神性药物成瘾的研究开拓新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