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产益母草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6h】

川产益母草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确定川产益母草适宜栽培区

2. 制定川产益母草的栽培技术规范

3. 进行种质资源选育工作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品种考证

2.道地性考证

3.药用历史考证

4.化学成分研究

5.药理作用研究

6.生产及质量控制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益母草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2. 优良种质初步筛选

第三部分 结论与讨论

1. 益母草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2 优良品质筛选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本课题主要针对川产益母草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和种质资源进行研究,为四川益母草GAP基地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1、益母草规范化栽培技术方面
  我国益母草在各地均有分布,多自产自销。益母草长期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种质资源种类繁多,遗传群体混杂、药材质量和产量差异巨大。本文针对这些情况,首次在四川完成了益母草野生变家种的抚育工作,并进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通过在四川乐至、中江、邛崃、彭州、冕宁、会理、普格等多种地形及气候条件下进行试种益母草,测量其产量,测定有效成分含量,综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在凉山州冕宁县宏模乡建立益母草GAP基地。
  该基地春播益母草以B月中下旬播种为最佳,不能超过C月播种,采收期为O月下旬至P月上旬;秋播益母草则以D月下旬至E月中旬播种为最佳,不能超过E月下旬,采收期以S月最为适宜。播种采用穴播,每穴间隔G2cm,每亩用种Ig。播种时施足底肥,每亩施复合肥(N:P:K=a:b:c)Lkg;在益母草进入拔节期,植株出现方茎后结合中耕除草、间苗进行追肥,每亩施用尿素Nkg。采收后最好的加工方式为低温烘干,然而,结合实际生产,则以产地快速晒干的方式进行初加工。通过以上对益母草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针对凉山州益母草GAP基地,首次制定了益母草栽培SOP。
  通过对益母草质量标准的研究,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粉末显微鉴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和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检查,进一步提升了益母草的质量标准,为凉山州益母草GAP基地生产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益母草奠定了基础。
  2、种质资源评价方面
  从野外和药材市场收集了19省共32份益母草、兴安益母草和细叶益母草种质资源。并将收集到的种质资源分室内常温和低温低湿(种子储藏柜温度4℃~10℃,湿度30%~40%)条件下保存。同时,在益母草GAP基地建立了益母草种质资源圃。
  通过研究各种质资源的千粒重、发芽率、农艺性状,测量单位面积产量,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后发现(1)细叶益母草不仅产量低,盐酸水苏碱和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也很低,不适宜作为药用;(2)兴安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和盐酸益母草碱含量较高,与益母草相差不大,同时,兴安益母草的产量极高,可考虑作为益母草新材料进行研究;(3)在收集到的益母草的种质资源中,以ZY-16和ZY-29的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都较高,而该两份资源均源自凉山州本地,说明当地的益母草种子的环境适应性更强;(4)综合考虑各个种质资源的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等因素,筛选出5份益母草和4份兴安益母草作为益母草良种选育的原始材料供下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