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益气养血化瘀法调控NK细胞活性逆转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6h】

益气养血化瘀法调控NK细胞活性逆转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分析

4造模结果

5结论

第二部分 NK细胞与益气养血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分析

4结果

讨论

1中医药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2 NK细胞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3 对肝星形细胞认识

4 NK细胞杀伤毒性方法认识

5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认识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技术路线图

附录二 实验附图

综述: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课题主要探讨中医药益气养血化瘀法通过调控NK细胞活性来逆转大鼠肝纤维化,为中医药益气养血化瘀法逆转大鼠肝纤维化提供科学循证依据。
  方法:
  第一部分: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构建。除正常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余大鼠40%CCL4橄榄油混合液皮下注射(5ml/kg,2次/周,共9周),6周处死6只大鼠取肝组织动态观察肝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情况,造模9周处死6只大鼠采取鼠外周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HA、LN),并取肝右叶组织进行肝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平均光密度检测肝组织α-SMA表达水平来结果确定造模成功。
  第二部分:NK细胞与益气养血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确定大鼠肝纤维化造模成功后进行分组,第10周停止造模并分为4组: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干扰素α-2b治疗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组均12只大鼠并编号后予以药物干预(扶正化瘀胶囊、干扰素α-2b),剩余两组大鼠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8周后停止给药禁食12小时。取股动脉血检验HA、LN;通过免疫组化的S-P法、平均光密度检测肝组织中α-SMA表达及肝组织中NK细胞数量;从鼠抗凝血中分离NK细胞,并加入CD107a及CD56的抗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107a/CD56阳性率;并将鼠肝星形细胞(HSC-T6)与分离的Wistar鼠NK细胞孵育并加入PI、CFSE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标记,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HSC-T6被杀伤情况及情况及流式细胞标记法检测NK细胞对HSC-T6的杀伤力。
  结果:
  第一部分:随着造模时间增加,大鼠逐渐精神状态及食欲稍变差,皮毛变黄,且局部皮毛有脱落;模型组大鼠肝脏边缘变钝,表面不光滑,局部稍有小结节样改变;肝脏组织病理染色可见汇管区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胶原纤维向汇管区以外延伸,部分肝脏有厚薄不等的纤维间隔形成,分割包绕肝小叶。肝纤维化指标(HA、LN)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较空白组含量增高(P<0.05);免疫组化S-P法、平均光密度检测α-SMA表达含量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增高(P<0.05)。
  第二部分:扶正化瘀胶囊组及干扰素组的大鼠精神状态、皮毛色泽较模型组大鼠有改善。肉眼观察扶正化瘀胶囊组及干扰素α-2b组大鼠肝脏外观无明显差异,局部粗糙呈颗粒状,无明显结节隆起,边缘变钝,而模型组整个肝脏呈粗大小不等结节样变化,肝脏质地较硬,部分大鼠肝脏呈黄褐色样变。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显示扶正化瘀胶囊组、干扰素α-2b组大鼠外周血中的HA、LN含量水平相当,无明显差异,但以上两组大鼠外周血中的HA、LN均较模型组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免疫组化S-P法、平均光密度检测到扶正化瘀胶囊组及干扰素α-2b组大鼠肝组织中α-SMA含量均较模型组含量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同样方法测得扶正化瘀胶囊组大鼠肝组织中的NK细胞数量与其它组水平相当无明显差异。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与干扰素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空白组比较,扶正化瘀组的CD107a/CD56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也通过流式细胞标记法测得与干扰素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空白组比较,扶正化瘀胶囊组NK细胞对HSC-T6杀伤率明显增高(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第一部分:化学药物CCL4腹部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造模成功。
  第二部分:中医的益气活血化瘀法通过调控NK细胞活性逆转大鼠肝纤维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