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50例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药安胎患者母胎及子代的健康情况研究
【6h】

250例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药安胎患者母胎及子代的健康情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引 言

2 临床研究

2.1研究方法

2.2观察指标

2.3开展调查

2.4 统计

2.5 质量控制

2.6 研究结果

3讨论

3.1西医学对早期先兆流产的认识

3.2 中医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确切

3.3 导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经验介绍

4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安胎治疗对母胎及子代安全性研究进展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课题针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使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安胎治疗后母胎及子代的健康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正常组为对照,观察研究对象在孕期相关检查的结果异常率、患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分娩、产后相关情况及子代的健康状况,客观评价中医药安胎对母胎及子代健康情况的影响,为临床中医药在安胎中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撑。
  【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出现早期先兆流产症状后曾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就诊使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安胎治疗后继续妊娠并成功分娩者250例作为安胎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就诊已成功分娩者25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现场调查或电话询问的形式,收集孕期母胎情况及子代出生至目前情况,建立“中医药安胎治疗患者母胎及子代健康情况调查表”,调查孕期母胎及子代的健康情况等资料。客观评价中医药安胎对母胎及子代健康的影响。
  【研究结果】
  1.本研究中,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前后体重差、体重指数及配偶年龄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最佳生育年龄者安胎组少于正常组,处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年龄者安胎组人数多于正常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本研究中,两组研究对象在人流、药流、分娩的次数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安胎组既往孕次及不良妊娠次数较正常组多,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本研究中,行NT检查者安胎组235例,结果未见异常,235例行唐氏筛查,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有12例,其中3例行无创DNA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后续追踪这12例女性所生育子女均无出生缺陷;正常组共220例做了NT检查,结果未见异常,220例行唐氏筛查,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有7例,后续追踪这7例女性所生育子女均无出生缺陷。两组神经管畸形和18-三体综合征均未显示高风险阳性率。经比较唐氏筛查高风险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本研究中,行羊水穿刺者,安胎组26例,正常组9例,行超声诊断(二维、三维或四维)者,安胎组245例,正常组229例,其结果均未见异常。
  5.本研究中,患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者,安胎组多于正常组;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者、妊娠合并贫血者,安胎组少于正常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本研究中,患脐带绕颈、胎膜早破者,安胎组多于正常组;患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者,安胎组与正常组人数相同;而患羊水过多、胎位异常,安胎组人数少于正常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本研究中,两组在孕期增重、孕周及分娩方式等分布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8.本研究中,新生儿是过期儿、巨大儿、低体重儿的人数安胎组少于正常组,早产儿两组人数相同。两组新生儿在体重、身长、性别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9.本研究中,新生儿出生畸形者两组人数相同,均为2例,两组新生儿在肺炎、黄疸的发病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0.本研究中,1-3周岁各个年龄段子代在身高、体重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本研究中,子代在学会爬行、出牙、说话、独走的时间上,经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本研究中,两组子代在患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的发病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中医药安胎治疗对NT、18-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畸形、无创DNA等产前筛查高风险阳性率无不良影响;
  2.中医药安胎治疗对羊水穿刺、超声诊断的结果无不良影响;
  3.中医药安胎治疗不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肝胆淤症、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4.中医药安胎治疗不增加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脐带绕颈等疾病的发病率;
  5.中医药安胎治疗不会对孕期增重、孕周及分娩方式产生不良影响;
  6.中医药安胎治疗不会影响新生儿出生身长、体重、性别;
  7.中医药安胎治疗不会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发病率;
  8.中医药安胎治疗不会对1-3周岁子代的身高、体重造成不良影响;
  9.中医药安胎治疗不会对1-3周岁子代的爬行、出牙、说话、独走时间造成不良影响;
  10.中医药安胎治疗不增加子代患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