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高频超声技术观察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病变的影响
【6h】

基于高频超声技术观察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病变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试验研究

1.研究对象

2.实验器材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讨论

1.传统医学对RA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RA的认识

3.中医药对RA的治疗

4.现代医学对RA的治疗

5.中西医结合治疗

6.高频超声的选择

7.艾灸的选择

8.本研究的选穴依据

9.艾灸治疗RA患者的研究分析

10.艾灸治疗后的结果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综述高频超声在RA中的应用探讨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附件3: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采用高频超声技术(US)观察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滑膜病变的影响,分析RA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滑膜病变的相关性,探讨艾灸治疗RA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艾灸联合常规西药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艾灸“足三里”、“肾俞”、“肺俞”、“膏肓”、“阿是穴”,每周2次,4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治疗前后RA患者双手关节滑膜病变,分别记录滑膜厚度、血流信号、关节积液及骨质破坏的关节数和评分;对RA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进行评价;检测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IL-1β的含量。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分析高频超声检测结果与血清中VEGF、IL-1β的相关性,探讨艾灸治疗RA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
  1、两种治疗方案对RA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1)两组受试者基线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2)两种治疗方案对RA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可改善 RA患者的VAS评分、DAS28评分、晨僵评分、压痛指数、肿胀指数、症候积分和 ESR、CRP、RF,对照组可改善 RA患者的VAS评分、DAS28评分、晨僵评分、压痛指数、肿胀指数、症候积分和CRP、RF。
  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对RA患者VAS评分、DAS28评分、压痛指数、肿胀指数、症候积分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2、两种治疗方案对RA患者滑膜病变的影响
  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降低 RA患者滑膜厚度、关节积液、血流信号及骨质破坏评分。
  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对 RA患者滑膜厚度、关节积液及血流信号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3、两种治疗方案对RA患者血清中VEGF、IL-1β含量的影响
  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降低 RA患者血清中 VEGF、IL-1β的含量。
  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对 RA患者血清中 VEGF、IL-1β含量的影响优于对照组。
  4、高频超声滑膜病变的检测结果与血清中 VEGF、IL-1β含量改善值的相关性:
  治疗组和对照组滑膜厚度、关节积液及血流信号的改善值评分与血清中VEGF、IL-1β改善值均有相关性,但治疗组的相关性更好,两组RA患者骨质破坏的改善值评分与血清中VEGF、IL-1β含量改善值均无相关性。
  研究结论:
  1、艾灸能增强常规西药对RA患者滑膜厚度、血流信号、关节积液及血清中VEGF、IL-1β含量的影响,说明艾灸治疗RA有效的机制可能与影响到了滑膜的厚度、血流信号、关节积液有关。
  2、RA患者滑膜厚度、血流信号及关节积液改善值评分与血清中VEGF、IL-1β含量具有明显相关性,且RA患者滑膜病变随着血清中VEGF、IL-1β含量的改变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滑膜病变与VEGF、IL-1β炎性通路有关,这可能是艾灸治疗RA有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3、高频超声技术对 RA患者滑膜病变检测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反映 RA滑膜增厚及血管翳形成的重要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