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滩库区(盐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6h】

二滩库区(盐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绪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研究区概况

1.3研究意义

1.4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数据预处理

2.1基础数据源

2.2地形图处理

2.2.1地形图分幅校正与配准

2.2.2地形图镶嵌

2.2.3等高线和高程点矢量化

2.2.4格网DEM生成

2.3遥感影像预处理

2.3.1辐射校正

2.3.2几何精校正与地理坐标配准

2.3.3研究区遥感影像裁剪

第3章二滩库区(盐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3.1景观分类与制图

3.1.1景观分类

3.1.2景观制图

3.2景观指数

3.2.1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

3.2.2主要景观指数算法及其生态学意义

3.2.3景观类型动态度

3.2.4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指数

3.3二滩库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3.1景观类型面积变化特征

3.3.2景观类型的格局变化特征

3.3.3景观格局变化的基本特征

3.3.4 1988年~2003年不同坡度上土地利用的分布比例

第4章二滩库区水土流失动态

4.1土壤侵蚀测量方法

4.2二滩库区水土流失量遥感测定

4.2.1土壤侵蚀因子的信息提取

4.2.2水土流失强度面蚀分级指标

4.3二滩库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

4.4二滩库区水土流失强度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第5章景观结构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结论及讨论

结论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图版

展开▼

摘要

二滩地区曾经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但随着二滩水电站的修建以及1998年、1999年两大生态林业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相继实施,库区的土地利用必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土地利用的变化则会引起一系列自然现象和生态过程的变化,如土壤性质、地表径流、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分布等。 本文以水土保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采用野外调查、径流试验、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二滩库区1988年、1999年和2003年的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及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耕地面积减少,所占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而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所占百分比呈上升趋势。 ②耕地的斑块数目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在减少,斑块密度上升,有林地的斑块数目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增加,斑块密度下降,草地的斑块数目不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斑块密度下降。说明耕地向不断破碎化发展,而有林地、草地呈现持续扩张的空间集中化特征。 ③耕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的面积加权的平均斑块形状指数略有下降,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化,而草地的该指数上升,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 ④从景观水平上看,景观格局变化总体特征是斑块数增加,拼块平均面积减少,斑块密度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减少,说明景观破碎度增加。蔓延度降低,散布与并列指数增加,说明景观类型的相互关系变得复杂,镶嵌度增加。 ⑤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指数增大,在坡度较大的地区,耕地面积明显减少,相应地林地、草地面积明显增加,整体上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好转。 ⑥研究区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5a来减少了23.02km<'2>,减少率为15.13﹪,水土流失强度向低层次转变。说明随着水库的修建蓄水,加上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二滩库区的水土流失明显好转,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