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拉萨-泽当地区1:20万铅锌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处理研究
【6h】

西藏拉萨-泽当地区1:20万铅锌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处理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如何合理的确定和圈定地球化学异常一直是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的核心问题,从大量地球化学原始数据中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是化探数据处理和研究的目的。然而,成矿元素在低背景值地区能够形成大矿,而在高背景值地区却不一定成矿;也就是说,低背景值地区也存在异常。如何合理的圈闭出低背景值地区的地球化学异常也已经成为了勘查地球化学的核心问题。
   本文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分形理论、趋势面法和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法来圈闭拉萨-泽当地区的铅锌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对比发现,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法在该地区较适合。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不仅考虑了地球化学数据的随机性,还考虑了其相关性;②借助于变异函数研究了化探数据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展布特征,还确定了异常的影响范围;③该方法特别在低背景值地区或隐伏矿地区,能最大限度地处理和反映矿致异常信息。④在异常分级时将异常图和背景图结合起来,不仅没有漏掉高背景值地区的异常而且把低背景值地区的异常也有效的反应出来。
   通过对该区铅锌矿化能量的变异函数曲线拟合,得出的结论有:①铅锌各个方向的半变异函数曲线都存在基台值,反映了拉萨-泽当地区铅锌的“块金效应”较广泛地存在;②铅锌的半变异函数在不同方向的基台值都不相同,表明铅锌矿化在空间上呈“带状异向性结构”;③铅锌半变异函数的基台值较小,反映了铅锌的“块金效应”的随机现象较弱,铅锌矿化的空间结构很强;④通过对不同方向的变异函数结构套合,表明了该地区铅和锌的异常展布方向基本一致,为NE-SW向展布。铅总体结构套合的变程为11.85Km,锌总体结构套合的变程为13.49Km。这表明铅和锌的异常影响范围基本一致且矿化作用的规模较大。同时也符合铅锌相伴生的实际情况。
   从地质方面看,该区的矿化与热液蚀变岩、次级断裂构造及喜山-燕山期的岩浆岩有关,这与运用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法所圈闭的矿化范围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对异常进行成矿远景预测。得出如下结论:
   ①圈闭出铅的Ⅰ级远景区6个、Ⅱ级远景区9个、Ⅲ级远景区10个;锌的Ⅰ级远景区5个、Ⅱ级远景区8个、Ⅲ级远景区9个。
   ②铅锌异常基本都分布在叶巴组、林布宗组、塔克那组和楚木龙组中,这些地层都是铅锌矿良好的赋矿地层。另外,该地区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和喜山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