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蜀南地区庙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挖潜研究
【6h】

蜀南地区庙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挖潜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蜀南地区庙高寺气田地处四川省合江县境内,属于川东南构造区川南低陡褶皱带。庙高寺背斜是南北向的隐伏断层带与纳溪及长垣坝两组东西向的隐伏断层带相互交切形成的隐伏背斜。庙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有水气藏,储层基质致密,缝洞系统是主要的储渗空间,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气藏内气水关系复杂,无统一气水界面。目前气藏开发已进入中后期,气藏大规模见水,气井产能下降,导致气藏剩余储量难以采出。
   为了提高庙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储量动用程度,本论文收集研究区各项基础资料,在气藏地质特征和开发动态特征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储层发育特征、流体特征、气水关系模式、气藏驱动类型、气水产出特征、排水影响因素等进行细致分析,对主要缝洞系统进行储量复算,并针对各缝洞系统提出了合理的挖潜措施。通过这些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
   1、研究区茅口组生产井的产层段全部位于茅顶剥蚀面以下200m以内,且大部分位于120m以内,主要发育在茅二层段中,且位于120m以下的的产层多在断层附近,说明了储层分布主要受控于古岩溶作用及断层和裂缝的发育。
   2、缝洞系统内普遍气水共存,气水关系复杂,开发过程中气水产出过程复杂,地层水产出的主要驱动方式为隔气式气驱,且隔气式气驱现象广为存在。通过对各缝洞系统生产动态的细致分析,得出了气水关系模式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根据气水产出特征可以把研究区内的见水井分为水气比增大型、水气比稳定型和水气比减小型。
   3、影响单井排水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储层发育程度、分隔气储量、水体阻力、井孔储层位置及排水方式,充分利用有利的排水条件,选择合理的排水方式,是提高研究区气藏采收率的重要途径。对于多井缝洞系统,一般选择低部位井排水更加有利于分隔气的采出以及整个缝洞系统开发效果的提高。
   4、由于压降法储量计算中忽略了水体的大小,因而影响储量计算精度。因此,本次储量计算在压降法的基础上,同时采用考虑有限水体的物质平衡法进行复核并作为进一步挖潜的依据。
   5、针对各缝洞系统生产条件及资源潜力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挖潜措施,以达到最佳挖潜效果。主要的挖潜措施包括:保持低部位井大规模排水,高部位井则较低压差下生产,对于储层条件较差的井改善井孔储层条件,实施气举等排水采气工艺,及在同井场部署新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