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气田山西组2段层序——岩相古地理与砂体展布规律
【6h】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气田山西组2段层序——岩相古地理与砂体展布规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山2段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实际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盆地演化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3.1 沉积相标志

3.1.1 岩石学特征

3.1.2 古生物标志

3.1.3 测井相标志

3.2 沉积相划分方案及沉积微相特征

3.2.1 沉积相划分方案

3.2.2 沉积微相特征

3.3 沉积相模式

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4.1 层序界面特征

4.1.1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1.2 洪泛面识别标志

4.2 层序划分方案

4.3 层序划分地层格架对比

第5章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5.1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编制技术方法

5.1.1 山西组地震属性及地震相特征

5.1.2 山西组2段各中期旋回层序地震属性及地震相特征

5.2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和砂体展布规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资源盆地之一,目前已探明大牛地、榆林、苏里格等大型油气田,鄂尔多斯盆地面积约为2.5×105km2。其中榆林气田是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勘探开发潜力巨大的上古生界气田,面积约为8500km2。该气田下二叠统山西组为含煤碎屑岩建造,自上而下被划分为山1和山2二个岩性段,其中山2段为主力产气层。
  本论文以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岩相古地理论文为指导,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为研究对象,结合盆地沉积地质背景、钻井岩芯及测井资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系统开展山西组2段沉积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及储集砂体展布规律较为详细的研究。现取得如下几点研究成果和进展:
  1.确定榆林气田山2段属于海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气田处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带上,可识别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或分流间沼泽及洪泛平原等微相,其中分流河道砂体具有砂层厚度较大,物性较好,砂体在垂向上和纵向上连通性好的特点,为利储层发育砂体。
  2.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以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研究结果,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榆林气田山西组2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山西组2段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并进一步划分为2个中期旋回,4个短期旋回,并建立了山西组2段的地层层序格架。研究了山西组2段层序发育特征、层序界面特征等。
  3.在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和等时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微相和层序分析,建立了海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编制了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刻画了榆林气田的分流河道砂体及平面展布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为榆林气田山2段油气储层勘探的预测、评价和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