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元坝气藏须二段储层综合评价
【6h】

元坝气藏须二段储层综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来源

1.1.1 研究区概况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3 选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认识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区域构造特征

2.4 区域勘探历程

2.5 试气情况

第3章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1 区域沉积特征

3.2 沉积相特征

3.2.1 三角洲相

3.2.1 湖泊相

3.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4 砂体展布特征

3.4.1 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3.4.2 砂体横向分布特征

第4章 储层特征

4.1 岩石学特征

4.2 储集空间特征

4.3 物性特征

4.4 孔隙结构特征

4.4.1 孔隙结构参数分布特征

4.4.2 孔喉分布特征

4.4.3 不同粒度岩石的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

4.4.4 不同成分岩石类型的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

4.5 裂缝特征

4.5.1 裂缝产状分布特征

4.5.2 裂缝的充填特征

4.5.3 裂缝的缝面充填特征

第5章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与储层参数的计算

5.1 测井资料标准化

5.2 岩心归位

5.3 岩性识别

5.3.1 交会图法

5.3.2 SPSS判别分析法

5.4 测井物性参数解释

5.4.1 泥质含量计算

5.4.2 孔隙度计算

5.4.3 渗透率计算模型的确定

5.4.4 含水饱和度的确定

5.5 气层识别

5.5.1 交会图法

5.5.2 逐步判别分析法

第6章 储层综合评价和有利区域预测

6.1 储层发育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6.1.1 沉积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6.1.2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6.2 储层综合评价

6.2.1 储层下限研究

6.2.2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

6.2.3 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

6.2.4 典型井的储层综合评价

6.3 有利区域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元坝须二段储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另外元坝气田采用的是滚动勘探开发方式,且前期钻井多是针对海相长兴组地层,陆相地层没有纳入重点,总体上对于元坝陆相气藏的前期研究及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对须二段气藏进行更细一步的研究。
  本文主要以地质、地震、录井、岩心、钻井、测井、测试以及试气等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须二段的沉积相特征、储层特征、测井解释储层参数、控制储层的发育因素并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表明,须二段沉积相类型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有利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须二段储层岩石类型以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须二下亚段物性最好,通过对该地区典型钻井的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开展对测井储层参数的研究。通过对岩心物性资料的处理与分析(数据标准化和岩心归位),建立了适合本区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须二段的岩性和流体进行了识别。影响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主要有沉积、成岩作用,其中有利于储层发育的微相类型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建设性成岩作用包括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环边绿泥石胶结适当的发育有利于孔隙的保存。综合研究表明须家河组须二段砂岩储层的孔隙度下限为3%,渗透率下限0.03×10-3μm2,基于建立的分类评价标准,对研究区所有单井进行储层综合分类评价,须二下亚段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1砂组和2砂组,分布于工区西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