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沙湾组二段沉积体系研究——以第一砂层组为例
【6h】

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沙湾组二段沉积体系研究——以第一砂层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勘探研究现状

1.2.1 前人工作进展及认识

1.2.2 对前人研究的总结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沉积特征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研究

3.1 层序地层学理论

3.1.1 海进-海退(T-R)层序

3.1.2 相关术语

3.2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2.1 钻井层序地层划分

3.2.2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与地震层位标定

3.2.3 层序界面地震解释及格架建立

3.3 小结

第四章 砂体地震解释与分布

4.1 波形分析识别砂体

4.1.1 概述

4.1.2 波形分析识别砂体原理

4.2 沙湾组二段波形分析与砂体识别

4.2.1 沙湾组二段砂泥岩速度分析

4.2.2 井-震对比波形分析

4.2.3 地震二维正演模拟

4.2.4 小结

4.3 地震扫描解释与砂体分布

第五章 沉积体系分析

5.1 概述

5.2 地震相与沉积相分析

5.2.1 地震相分析

5.2.2 沉积相展布

5.3 沉积体系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准噶尔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位于盆地西北缘的车排子地区紧邻生油凹陷,埋藏浅,并且长期处于油气运移有利指向区,使得其石油地质条件非常优越。2005年初,随着排2井在新近系沙湾组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掀起了地震属性“油亮点”技术寻找浅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热潮,排2井突破之后,排8、排206、排2-80以及排2-86等井也相继获得了油流。然而,其后以沙湾组为主要目的层部署的排9、排10、排11等井接连失利,使得沙湾组油藏勘探陷入低潮。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块内层序地层格架以及沉积体系、物源方向和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以地震资料为主,结合钻井资料和测井资料,运用波形分析、地震扫描解释、层拉平等方法技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车排子地区春光区块沙湾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取得的认识和成果有:
  1)利用钻井和测井资料进行砂泥岩速度分析,研究区沙湾组二段砂体,埋深浅(700-2000米),大部分砂岩为波阻抗小于泥岩的Ⅰ类砂体(三角洲前缘、水下扇),部分砂岩速度与泥岩接近的Ⅱ类砂体(三角洲平原),只有极少部分的砂岩波阻抗大于泥岩,为Ⅲ类砂体。
  2)在波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油层的声波速度低于砂岩声波速度,轻质油层具有含气层的亮点地震响应。亮点响应不仅要看极强振幅,更要看是否具备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其中油层底界面正反射强振幅特征最重要。
  3)选择“水进-水退(T-R)”层序模式,以地震资料为主,结合测井以及钻井资料,将沙湾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2、SQ3,分别与沙湾N1s1、N1s2、N1s3相对应。
  4)选取3条大致沿着物源方向和2条垂直物源方向的过井剖面,做层拉平处理,将地层恢复到沉积期形态,建立沙湾组二段的层序地层格架模式。
  5)以砂层组或段位基本单元,根据外型、内部结构、振幅、频率等地震属性,进行地震相分析。沙湾组地震相类型主要有:强振幅干净反射、弱振幅干净反射、中振幅干净反射、丘状反射、弱—中振幅空白反射。
  6)运用波形分析识别砂体技术,在研究区目的层段砂体进行5×5扫描解释,刻画了N1S21砂体分布范围,在层序地层格架内,结合沉积环境对其进行了沉积体系分析。认为,研究区沙湾组二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水下扇沉积,物源来自于前期西北方向和后期的正北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