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SQ21层序沉积体系研究
【6h】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SQ21层序沉积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1.2.2 深水沉积现状

1.2.3 地震属性研究现状

1.2.4 前人工作进展以及取得的认识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位置与油气勘探现状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3.1 层序地层格架划分方案

3.2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3.3 SB21层序界面追踪结果

第4章 波形分析与砂体识别

4.1 压实曲线制作

4.2.1 压实曲线基础

4.2.2 珠海组压实曲线分析结果

4.3 波形分析与砂体识别

4.3.1 波形分析理论基础

4.3.2 研究区内波形分析结果

4.4 地震属性与地震属性分析

4.4.1 地震属性概述

4.4.2 SB21层序界面均方根属性提取(RMS)

第5章 沉积体系分析

5.1 研究区SQ21层序地层分布与古地貌特征

5.2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5.2.1 沉积体系类型

5.2.2 三角洲沉积体系

5.2.3 深水扇沉积体系

5.2.4 灰岩沉积

5.3 地震拉平法恢复沉积盆地原形

5.3.1 地震拉平法恢复沉积原型盆地方法概述

5.3.2 沉积原型盆地恢复结果

5.4 沉积体系分析

5.4.1 沉积相识别标志

5.4.2 沉积体系类型

5.4.3 沉积体系分布

5.4.4 沉积体系分布控制因素

5.5 有利区的分布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位于南海北部,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之一,经过近几十年的勘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认识。然而,随着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已经显示出目前的有利砂体的储层识别方法具有一定多解性,沉积体系研究较为粗略的问题。因此,探索新的储层识别方法,以及细致的沉积体系研究,对于推进油气勘探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SQ21(23.8Ma-21Ma)为研究目的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主要使用覆盖全区的3D地震资料与已有井资料分析,取得了如下认识:
  (1)通过速度—岩性的压实曲线的制作,明确珠江组地层埋深在1500m-3500m之间,存在细砂岩、粉砂岩、钙质砂岩与灰岩等多种岩性。而Ⅰ类砂岩主要为细砂岩与含气砂岩,速度比泥岩速度低;Ⅲ类砂岩为粉砂岩与钙质砂岩,速度比泥岩速度高;而灰岩的速度最高。因此,Ⅰ类砂岩在研究区的波形特征对应与右下倾波形,而Ⅲ类砂岩对应左下倾波形;而Ⅱ类砂岩的波形特征不明显。虽然灰岩层(含钙砂岩)也在地震剖面上产生类似Ⅰ类砂岩的亮点的强反射,但其波形特征却明显不同,因此通过不同的波形特征可以识别排除可能的灰岩干扰。通过以上认识运用到提取出的地震均方根属性解释之上,在沉积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排除部分地震属性的多解性,认识到研究区东部隆起区存在灰质高速层沉积。
  (2)通过6口单井分析与4张拉平法沉积原形盆地的恢复,明确了不同沉积相的地震识别标志。三角洲相地震剖面特征为较连续弱振幅反射,部分可见前积反射构型。地震波形一般表现为含砂质较少的低频波形,并且波形相似度高。三角洲相砂体形态一般以小条带状为特征,在属性图上也以较弱的振幅特征为主。斜坡扇地震反射特征以不连续的中—强反射为特征,可见丘形反射构型。地震波形特征为较强振幅的低频波形为特征,反映出砂岩含量增加的特征。斜坡扇的水下河道砂体形态为较为平直,河道的下切形态明显。盆底扇地震反射特征为连续性较好的强振幅为特征,均方根振幅显示为饼状强反射特征,可见部分丘形反射特征,波形特征多为右下倾斜对称波形。盆地扇内部中扇河道砂体砂体的形态多为曲流化形态。灰岩或富灰质沉积发育于古地貌较高的东部隆起区。地震反射为连续性较好的强振幅光滑反射特征为主,均方根振幅也为极强振幅的条带状特征,波形特征右下倾波形。
  (3)根据以上识别标志,建立砂体骨架地层分布与沉积体系。认为研究区存在古珠江与东沙隆起相关的两大水流体系,古珠江水流体系包括北北西向与正北向,而与东沙隆起相关的水流体系为北东向。由这三条水流体系,在研究区构成北北西向三角洲—深水扇沉积体系与北东向复合三角洲—深水扇沉积体系。
  (4)最后,依据三角洲—深水扇关系认为有利的砂体分布于物源供给为充分的北北西向三角洲—深水扇沉积体系的深水扇中,而有利区为位于靠近断层的盆地扇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