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西地区夏塞与砂西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6h】

川西地区夏塞与砂西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进展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岩浆岩

2.3.2 侵入岩

2.3.3 变质岩

2.4 区内构造特征

2.5 区域矿产特征

第3章 矿床地质背景

3.1 地质特征概况

3.1.1 夏塞矿床地质概况

3.1.2 砂西银矿区地质特征

3.1.3 矿区地质特征对比

3.2 矿石特征对比

3.2.1 夏塞矿床矿石特征

3.2.2 砂西矿床矿石类型

3.2.3 矿床矿石类型对比

3.3 热液蚀变类型对比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及处理

4.2 样品组成和分析测试

4.3 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4.3.1 实验分析方法

4.3.2 主量元素特征

4.3.3 微量元素特征对比

4.4 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4.4.1 包裹体实验分析方法

4.4.2 包裹体特征对比

4.4.3 均一温度对比

4.4.4 成矿流体的盐度对比

4.4.5 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对比

4.5 同位素分析对比

4.5.1 同位素实验方法

4.5.2 硫同位素特征对比

4.5.3 铅同位素特征对比

4.5.4 碳、氧同位素对比

第5章 矿床地质特征

5.1 夏塞矿床地质特征

5.2 砂西矿床地质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夏塞银铅锌矿床和砂西银铅锌矿床位于西南三江北段的义敦岛弧褶皱带主孤带的中段。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组成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一部分,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展布方向为NNW至近SN。本区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成矿条件优越,历经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三叠纪多岛海活动边缘,中生代中-晚期弧后拼合-增生造山和新生代陆内会聚-转换-走滑造山四个演化阶段。独特的演化历史和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造就了十分有利的成矿地质环境,使之成为重要的有色—稀贵金属矿集区,银、金、铅、锌、铜、锡等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每一个矿床有如人们的指纹一样,都是彼此不尽相同的(Barton,1990)。矿产普查与勘探的类比理论指出相似的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可以形成相似的矿床,并具有大致相近的资源量,但同时又存在一些细节的差异。类比法可以应用到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的地区,研究区域、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空间规律、时间规律、矿床成矿物质源及矿床共生组合等,并由矿床的成矿规律所建立的矿床成因模式、找矿模型来指导找矿勘探工作。
  本文以夏塞银铅锌矿床和砂西银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的阐述,进而对两矿床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两矿区地质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两矿区的岩浆岩产出于西南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带上的西部昌多阔-哈嘎拉构造岩浆岩带与银锡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地区的活动的时间和类型基本相同。
  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位于川西义敦岛弧造山带燕山晚期绒依措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浅变质岩中,是一个超大型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三江”义敦岛弧带西部昌多阔-哈嘎拉构造岩浆岩带及银锡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位于四川省西部巴塘县义敦海子山北侧,为一个富含银铅锌的多金属矿床。砂西银铅锌矿床位于义敦古岛弧碰撞造山带中段,格聂花岗岩带中段、绒依措岩体的北侧2-4km处。矿床位于昌多阔-格聂构造岩浆岩带北段章德(次级)复式倒转背斜近轴西翼,主要断裂构造总体走向为北北西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严格控制着矿体和矿化的分布,矿体赋存于章德背斜轴部的顺层破碎带中。通过对两矿床的常量元素、流体包裹体特征、同位素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夏塞矿床和砂西矿床的地理位置更为接近,二者都位于三叠系图姆沟组,与绒依措花岗岩有密切关系。夏塞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砂西矿区金矿化阶段的包裹体特征相似;两矿床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相似。两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相似,反映深源硫的特征。
  本文分析了砂西与夏塞银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初步探讨了该矿床区内赋存岩石、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揭示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过程,以及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为深入研究该矿床的成因提供新的资料,以便进一步指导和推进在义敦地区对此类型银矿的找矿、勘探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