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弱凝胶调剖实验研究
【6h】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弱凝胶调剖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现状和稳产对策

1.1.1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现状

1.1.2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特征

1.1.3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矛盾

1.1.4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稳产对策

1.2 弱凝胶调剖技术概况

1.2.1 弱凝胶调剖原理

1.2.2 弱凝胶调剖体系

1.2.3 弱凝胶调剖体系室内实验评价方法

1.3 问题的提出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6 主要成果

第2章 弱凝胶性能评价实验

2.1 实验背景

2.2 剪切作用对弱凝胶性能评价实验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实验方法与设计

2.2.3 剪切作用对弱凝胶成胶前聚合物性能影响

2.2.4 剪切作用对弱凝胶成胶后性能影响

2.3 溶胀作用对弱凝胶性能评价实验

2.3.1 实验方法与设计

2.3.2 蒸馏水溶胀作用对弱凝胶性能影响

2.3.3 不同水质溶胀作用对弱凝胶性能影响

2.4 老化作用对弱凝胶性能评价实验

2.4.1 实验方法及设计

2.4.2 老化作用对弱凝胶性能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低渗透裂缝物理模型设计与试验参数

3.1 物理模拟的基本原理

3.1.1 相似原理

3.1.2 相似参数

3.2 裂缝物理模型设计

3.2.1 裂缝模型现状

3.2.2 弱凝胶封堵裂缝物理模型设计

3.3 弱凝胶封堵裂缝评价模型裂缝参数设计

3.4 低渗透岩心水驱试验研究

3.5 弱凝胶封堵裂缝模型裂缝宽度的确定

3.6 小结

第4章 弱凝胶裂缝封堵能力研究

4.1 试验方法

4.1.1 试验药品及仪器

4.1.2 试验步骤

4.2 裂缝参数对弱凝胶封堵强度的影响

4.2.1 弱凝胶封堵强度与裂缝参数间关系试验参数设计

4.2.2 裂缝宽度对水驱压力的影响

4.2.3 裂缝面积对封堵压力影响

4.2.4 裂缝形态对注水压力的影响

4.3 弱凝胶成胶方式对封堵性能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弱凝胶封堵裂缝提高采收率研究

5.1 试验方法及设计

5.1.1 试验药品及仪器

5.1.2 试验步骤

5.1.3 试验设计

5.2 裂缝宽度对弱凝胶调剖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5.2.1 裂缝宽度对注采特征的影响

5.2.2 弱凝胶封堵不同裂缝宽度的注采特征分析

5.3 基质渗透率对弱凝胶调剖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5.3.1 基质渗透率对注采特征的影响

5.3.2 弱凝胶封堵不同渗透率基质裂缝的注采特征分析

5.4 复合体系改善弱凝胶封堵能力试验

5.4.1 预凝胶颗粒溶胀性

5.4.2 复合体系对不同宽度裂缝封堵性能的改善

5.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裂缝发育,具有基质-裂缝双重介质特征,需进行压裂改造才能获得较理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而裂缝的存在使得水驱开发过程中,油井含水上升快、无效注水严重,甚至出现暴性水淹,水驱开发矛盾突出、油藏采出程度低。
  XF油田油层平均温度60℃、地层水矿化度60345 mg/L;储层裂缝发育,最大开启宽度达到2mm,多在0.2~1.0 mm,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快,出现暴性水淹现象。目前,XF油田现场已开展了大规模的弱凝胶调剖增产措施,并取得了重要成果,部分油井出水问题有所缓解。此外,还有部分层段水淹状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调剖效果较差。
  目前室内实验对调剖剂的评价模型,多采用多孔介质物理模型,或是简单人造裂缝模型。这样,模型模拟油藏的相似程度较低、裂缝参数量化困难、基质-裂缝双重介质模型调剖改善后效果不能充分体现等问题。
  为此,本文针对油田实际,首先对现场使用的弱凝胶调剖体系性能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剪切作用、矿化度、老化作用以及溶胀作用对弱凝胶性能影响;然后重点开展了以油藏相似性准则为基础的物理模型设计与研究,利用自主研发能够实现裂缝参数可调、裂缝与基质分流、模拟程度高、模型可重复利用、操作简便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研究了包括裂缝宽度、裂缝面积以及裂缝形状等裂缝参数对弱凝胶封堵性能影响;并通过驱油试验给出影响裂缝性油藏水驱采出程度低的主要原因和相应的改善途径。
  弱凝胶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弱凝胶体系中聚合物HPAM分子受到剪切作用后相对分子质量及视黏度均随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减小幅度降低;未剪切弱凝胶体系老化180 d后视黏度仍高于28000 mPa·s,剪切后和矿化度高的弱凝胶在老化25 d后出现脱水现象,弱凝胶强度和稳定性下降;溶胀作用使胶体膨胀吸水,弱凝胶强度下降。
  弱凝胶在裂缝物理模型中的驱替试验结果表明,弱凝胶封堵强度随裂缝宽度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其封堵作用强弱,临界裂缝宽度为0.69 mm;弱凝胶在不同裂缝宽度条件下封堵机理不同,当裂缝宽度小于临界宽度0.69 mm时,弱凝胶封堵裂缝能力在自身黏性较大的基础上,主要是弱凝胶体系的弹性作用,提高了体系的封堵强度;而大于临界宽度时,弱凝胶封堵裂缝主要依靠自身黏性或弱凝胶内摩擦力来增加后续水流动阻力,从而提高注水压力,但压力提高幅度不大;裂缝宽度为0.43 mm时,弱凝胶封堵能力与裂缝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单位裂缝面积内的封堵压力相同;在形状不同的裂缝中,弱凝胶对直缝的封堵能力最差,而随着裂缝形状的复杂化,弱凝胶与裂缝间的受力关系复杂化,弱凝胶封堵裂缝强度是其与裂缝间的附着力和弹力的综合表现;静态条件下有利于聚合物吸附于介质表面,形成的弱凝胶附着力高、封堵强度高,而无附着力时弱凝胶的封堵能力下降幅度高达35倍;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弱凝胶的封堵能力降低、基质中的分液量降低,同时后续注入水发生绕而流形成的死油区增大,后续注入水的波及效率由100%降低至67.84%,综合采收率由43.91%下降至29.28%,弱凝胶封堵较宽裂缝的强度低是后续注入水发生绕流导致波及效率降低的原因;弱凝胶在0.43 mm裂缝中的封堵强度较高,随着基质渗透率的增加,基质吸水量增加,岩心波及效率高接近100%,而驱油效率不同导致了渗透率为0.1~1.0×10-3μm2综合采收率不同;弱凝胶-预凝胶颗粒复合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弱凝胶对较宽裂缝的封堵能力,降低了后续水发生绕流的可能性,使得裂缝宽度为0.98 mm时,综合采收率由29.28%上升至42.3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