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杂地区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分析研究
【6h】

复杂地区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常规观测系统设计

2.1 常规二维观测系统设计

2.1.1 地球物理参数确认

2.1.2 观测系统参数论证

2.2 宽线观测系统设计

2.2.1 炮线距、接收线距

2.2.2 宽线观测系统的布设类型

2.3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

2.3.1 观测系统类型的选择

2.3.2 观测方向的选择

2.3.3 面元尺寸的选择

2.3.4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

2.3.5 最大覆盖次数的选择

2.3.6 接收线距的选择

2.3.7 最大非纵距的选择

2.3.8 偏移孔径参数

第3章 基于模型正演的观测系统设计

3.1 建立地质模型

3.2 选择合适的道距

3.2.1 理论道距分析

3.2.2 正演模型观测系统建立

3.2.3 不同道距单炮正演

3.2.4 模型正演剖面对比分析

3.3 照明度分析

3.3.1 全炮照明分析

3.3.2 单炮照明分析

3.3.3 单边接收全炮照明

3.3.4 方案分析

第4章 基于室内处理的观测系统分析

4.1 宽线对静校正精度的影响

4.2 宽线对速度分析精度的影响

4.2.1 覆盖次数的影响

4.2.2 接收线的影响

4.2.3 激发线的影响

4.2.4 相同覆盖次数

4.3 不同宽线线距的处理分析

第5章 应用效果分析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地震地质条件

5.3 工区老资料观测系统分析

5.4 观测系统设计难点

5.5 针对性措施

5.6 勘探效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塔里木盆地的前陆区地表以复杂山地为主,是中国西部典型的前陆盆地冲断带,地下油气藏为高陡构造圈闭。
  该地区复杂的地表条件和地下地质构造制约着地震勘探。地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剧烈,地表为深沟断谷,构造的关键部位的地表为巨厚砾石堆积或高大山体,地下构造复杂、中浅层高陡,目的层断层发育,成像难度,特别是库车山地区断裂发育、地下逆冲高陡构造。这些复杂条件为地震资料的采集,特别是观测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在分析本地区常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正演模型的观测系统设计,进行基于地质模型的观测系统参数论证,并通过照明度分析进行观测系统优化,最后结合实际地震资料,分析该地区在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下的不同观测系统方案对室内处理的影响。
  以项目应用效果证明了本文研究的成果能够有效地解决复杂地区地震勘探资料采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