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0-2014年若尔盖湿地变化监测及驱动因子分析
【6h】

2000-2014年若尔盖湿地变化监测及驱动因子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湿地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若尔盖湿地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区概况

1.4.1 地理位置概况

1.4.2 自然环境概况

1.4.3 社会经济概况

第2章 资料收集及数据预处理

2.1 数据的收集

2.1.1 遥感影像数据

2.1.2 全国1∶4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1.3 DEM数据

2.1.4 TM数据

2.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2.2.1 投影转换、拼接、裁剪

2.2.2 HANTS分析

2.3 决策树分类

2.4 精度评价

第3章 若尔盖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3.1 湿地信息统计分析

3.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3 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3.4 若尔盖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4.1 景观格局面积变化分析

3.4.2 景观格局破碎度分析

3.4.3 景观格局优势度分析

3.4.4 景观格局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

第4章 若尔盖湿地退化驱动因子分析

4.1 气候因子的选择

4.2 气候因子与若尔盖地区湿地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4.3 人为因素对若尔盖湿地变化的影响

4.3.1 人类活动

4.3.2 人口压力

4.3.3 社会经济因素

4.3.4 鼠虫害因素

4.3.5 旅游业的发展

结论

1.成果与认识

2.不足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若尔盖地区为研究区,选用MODIS系列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结合高程数据DEM,建立了提取该区湿地信息的决策树;选用最大值最小值分类后处理方法对提取的湿地信息进行后处理,经过精度评价研究,效果较好;对提取的各类湿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研究其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对若尔盖地区湿地的变化做驱动分析;以期为若尔盖地区湿地的治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确定了若尔盖地区的湿地类型。根据湿地分类准则,结合现有遥感数据特点,本次研究将该区的湿地类型划分为湖泊/河流湿地、草原/草甸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沼泽湿地及其他。
  (2)获得若尔盖地区15年夏季(6-9月份)的湿地分布图。对MODIS/NDVI和MODIS/EVI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HANTS分析对其进行降噪重构,获得质量较好的MODIS/NDVI和MODIS/EVI的数据,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统计各类湿地的MODIS/NDVI和MODIS/EVI值,结合DEM和SLOPE数据,确定阈值,构建决策树,获得湿地分类图,进行分类后处理,对其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用该方法提取若尔盖地区2000-2014年夏季的湿地分类图。
  (3)对15期的湿地提取结果进行景观格局分析。本次研究从斑块类型面积变化、景观破碎度、景观优势度以及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四个方面进行景观分析。结果表明,若尔盖地区的湿地面积总体上呈缩减的趋势,且破碎度增加,草原/草甸湿地的退化速度大于其他类型的湿地,各景观类型的优势度差距增大,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都在减小。
  (4)分析若尔盖地区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结合该区气候数据、四川省统计年鉴、甘肃省的统计年鉴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报告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若尔盖地区湿地变化的因素大致有5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该区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若尔盖地区的气候变化比较明显,气温呈升高的趋势,降雨也在增加,所以当地的气候处于暖湿化的状态,气候变化是该区湿地变化的背景因素;人口的猛增、超载放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该区湿地退化的关键因素;鼠虫害的影响加剧了当地湿地退化的速率;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经济利益,但是同时也对湿地环境、水资源等带来了一定的污染;若尔盖地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对该区的湿地退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缓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